我的主业是金融,曾任职跨国金融公司,后混迹于几大国际投行,现就职于澳洲一家投资公司,但我的最大爱好则是游山玩水。
小时候,因为家庭的原因,我从记事起,就常常坐着30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来往于南北城市之间。也许正是这样的童年记忆,唤醒了我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心。后来上大学放寒暑假,别的同学都是迫不及待地往家跑,我则是收拾出简单的衣物,开始我的背包穷游。就这样,慢慢走遍了国内的大城小镇,山川河流。一开始我也热衷于去各种名胜古迹,渐渐地我就更沉迷于漫无目的地瞎跑,喜欢就停留几日,不喜欢就继续前行。
记得有一年国庆假期,我突发奇想跑到了内蒙,和素不相识的蒙族一家人在莽荒的草原上住了一周,尽管语言不通但也不妨碍我们用手势交流。白天跟着孩子们去放羊,夜里就在星空下烤肉喝奶茶,和蒙族老奶奶挤在一个被窝里睡觉。感谢这个淳朴友善的一家人,至今回想起来依旧是我旅途中难忘的记忆,也是他们让我这个初涉世事的冒险者感受到了人性中的美好和善良。
我曾经为了探寻藏人的生活,在大雨倾盆中默默跟随他们步行了几里路,最终却因发烧和高原反应卧床3天。我也曾经和朝鲜族同胞一起在雪中欣赏长白山瀑布的壮丽雪景,一起在雨中遥望一桥之隔北韩的神秘日常。我还曾经在贵州当地的苗族人家借住,楼下就是鸡窝和猪圈的混合,楼上的墙板缝隙大到可以赏月,穿着棉衣盖着棉被躺在稻草上的我冻得瑟瑟发抖,整夜无法入睡。
现在想来,那时的我年少不经事,更不知胆怯为何物,也幸好九十年代的中国民风淳朴,旅行经验大都有惊无险。只可惜照片留存的不多,因为相对于自拍,我更喜欢把镜头转向美景和当地的风土人情。带着眼睛和心旅行,比带着相机旅行,收获和感受都要深刻得多。
后来我步入职场,依旧不改旅行的爱好。除了利用各种假期放松身心,还曾经几次辞职旅行。第一次是在2001年,辞了北京一家外企的工作,怀揣着仅仅几千元的盘缠,去东南亚旅行了4个月。在越南,坐过连开36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因为严重超载只能和司机共享一个座位。在柬埔寨,因为喝了一瓶仿冒的矿泉水,不得不住进了医院。在泰国,遇到了国民党泰缅孤军,因历史原因滞留在泰国50多年,听他们讲述当年的抗战事迹。在老挝,搭乘当地的长途汽车,不仅没有座椅,连窗玻璃都没有。有些当地人搬来自家的小板凳,有些人则坐在行李上,有些人甚至坐在车顶上,还有些人携带着活鸡死鱼。亚热带炎热干燥的天气里,闷热的汽车仿佛一个尘土飞扬且混杂着各种汗味和动物味道的大蒸笼,让你生不如死又无处可逃。尽管交通条件最为简陋,老挝却始终是我最爱的国家之一,当地人的善良淳朴,风景的迤逦秀美,文化的绚烂悠久,都让人深深着迷。后来我又故地重游了三次,依旧意犹未尽。


再后来,我移居到新加坡和新西兰工作和生活,旅行自然也就更为便利。新西兰,这个誉为“人类最后一片净土”的国家,拥有着世界上最纯净最独特的自然风光。在新西兰居住的九年里,我踏遍了那里的每一寸土地,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美丽纯净的国家和淳朴善良的人民。
在奥克兰居住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和几位欧洲朋友共同租住了一个房子,其中一位室友是飞行员。周末,我们时常会合资租一辆小飞机,开到临近的小岛,度个悠闲的周末。或是大家轮流掌勺,尝遍各国美食。

假期时,有时我们会结伴同行探寻新西兰的美景,有时则会分头行动,享受独行的乐趣。我个人的最爱是新西兰南岛,游览了不下十次。那里不仅有旖旎的自然风光,还有各种户外活动满足你探险的好奇心。我曾经背着睡袋,干粮,饮用水和炊具,独自在南岛的国家公园里徒步了一周;也曾经尝试过水上漂流却不慎落水,正值冬季的衣服冻成了冰块;曾经骑马穿越《魔戒》小镇格林诺奇,感受中土世界的神秘;还曾经和德国朋友一起戴着防毒面具探险活火山,见证地表沸腾的火焰。对我来说,新西兰不仅是个拥有天堂一般美景的世外桃源,更是一个充满了记忆和故事的宝藏之地。

仅仅逛遍新西兰,贪心的我自然不会满足。很快我又开始了周游世界之旅。在加拿大国家公园开车时被大灰熊拦住去路;在德国去天鹅古堡游览,返程时因不识德文坐错火车,夜里9点多迷失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小镇;在奥地利和德国边境租车被撞,与语言不通的肇事者和警察沟通索赔;在土耳其宗教保守地区因为穿着无袖上衣,被一群陌生男子围观指责......


单身的那几年是我旅行的“黄金期”,没有家庭的负担,也没有经济的压力,每年我都会探访至少4-5个国家,积攒所有的假期,14年还从工作了十余年的高管职位裸辞,去欧洲和日本游历了两个多月。不喜欢走马观花的匆忙,在领略风景的同时更希望自己能对当地历史文化习俗也有一个详尽深入的了解。



结婚后有了孩子,依旧没有暂停周游世界的脚步。从孩子6个月大我们就开始带他看世界,每年至少会去1-2个国家。尽管因疫情延误了行程,但孩子至今已探访过7个国家。今年国境开放,我们又带着孩子去日本和加拿大周游了一个月,并预定了今年9月去台湾,明年去新西兰和欧洲的行程。因为我始终相信,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读万卷书是积累和学习,行万里路则是体验和感受,两者在人生旅途中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旅途中我没有攻略,也没有详尽的行程,可能正因为此,“意外”频频发生。但正是这些意外,让旅途增添了很多趣味性和值得回味的记忆。所以我从不跟团旅行,按部就班、打卡拍照的模式让旅行本身失去了期待和惊喜。但我也不主张不做任何功课的贸然出行,毕竟安全必须置于旅行首位,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尊重,以及基本的出行守则也必须遵守。
旅行是我的兴趣所在,也带给我极大的愉悦和满足感。它是我了解这个世界的窗口,是和不同文化链接的桥梁,是感受和触摸历史的最好方式,也是让我品尝世界美食的绝佳途径。同时,我也希望自己能保持走出舒适区的勇气和能力,对未知领域永远拥有好奇心和求索心,不轻下断言,不轻言放弃。Stay hungry,stay foo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