雯今年45,女儿16岁,最近和女儿又发生了冲突,原因是女儿半期考考砸了。
班主任把成绩发在家长群里,雯看到了女儿的排名,一阵焦虑涌上心头,晚上回家时,跟孩子说了这个情况,有点感叹又有点不满地说起班上的寄读生都考了前几名。
女儿一下子暴跳起来,开始骂人,雯前段时间病了,不能生气,她知道要抑制住怒气,但很伤心,觉得女儿太不懂事,明知自己不能生气,还要骂人。
雯说,女儿最近常常不想去上学,一觉从晚上睡到第二天下午4点,早上怎么也叫不起来,常常请假,现在班主任下最后通牒了,说再请假,如果没病历,就要算旷课。旷课7节就要开除的。
女儿很像得了抑郁症,她不想去医院看,只愿意去一个心理工作室看,心理医生是个辞职的高中语文教师倒是很会开导人,孩子去了五六次,好了一些,但是,成绩一直很差,上课总是睡觉,还常常请假在家,就是不想上课。
雯很发愁,按照心理医生的说法去做,但没什么效果,女儿沉浸于手机和电脑游戏中,雯知道,她是在逃避,不愿意面对成绩下滑、不愿意面对那个不满意的自己,更不愿意努力去调整。
雯生病后,又进入更年期,本身有些状态不对,一直在调整心态,安抚自己的情绪,但是,遇到孩子的事情,她就没办法不焦虑,她气得急起来,会说:“气成这样,不知还能活几年”,一悲观,就觉得这个孩子白养了,不懂感恩,更不懂心疼她;孩子却想,她妈是什么话会刺激她,就说什么话,把她做不公平的对比,其实是在否定她,贬低她。
她们都很伤心,都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谁也懒得和谁多解释什么,因为对方听了,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其实,不管是妈妈还是女儿,都已经是独立的人,相互之间真的还是要有些尊重,不管关系再亲密,还是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说话前,最好要在脑子里面想一下,如果自己是对方,听了你想说的话,会是什么感受。有时候,少说几句,会宽松很多。
好难!焦虑的更年期碰上艰难的青春期,真是折磨,要多多修炼,多多涵养,多多相互理解,多多互相爱护。
愿雯和她女儿能顺利渡过这个人生的特殊磨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