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汀

2023-05-03  19:07

137 0 1211

阎王不管道德


袁枚的《续子不语》里有一则笔记,叫《淫谄二罪冥责甚怪》。讲袁枚有一老仆人叫朱明,某日突然猝死,第二天又复活,并向人讲了他死去活来这一天的奇遇。

原来朱明并不是死去,而是被阎王传下阴间,为一桩他曾担保过的债务纠纷作证。当时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死了,在阴间互相攻击,非朱明下去作证不可。阎王殿上,朱明如实禀报,三言两语,案情明朗,判官结案,阎王便放朱明还阳。

朱明走出阎王殿,抬头看到两边柱子上有一副对联:“是是非非地,明明白白天。”不禁点了个赞,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看来神真的很明。

正在殿外徘徊,又见一群准备投胎转世的鬼从殿里下来。碰巧,其中有一妇女和一老头,是朱明的邻居,那妇女生前行为不端,涉嫌与人通奸;老头则喜欢谄媚达官贵人,为人所不齿。朱明认为,这两人肯定要被打入无间地狱。

这时判官也从殿中走出来,手里还拿着转世登记簿。更巧的是,这判官是朱明的远房表叔,朱明便上前询问,想印证自己的判断。判官翻了翻簿子,说:“那妇人很孝顺公婆,我们让她投胎到山西当贵公子;那老人对儿女很慈爱,判他投胎山东当富家女。”

朱明大感意外,也很不服,对判官说:“我一早就知道那妇人行为不端,那老头趋炎附势,如果他们都能投个好胎,这阎王殿也好意思说什么是是非非、明明白白?”

判官叹了口气,说:

“如此裁决,正是最大限度把前世的是是非非处理得明明白白。为什么呢?男也好女也罢,行为不端,都发生在隐秘的角落,没有第三者在场,很难查个明白,所以你们阳间法律明确规定,捉奸必须捉双;还加了一个限定,不是当事人亲属不得擅自捉奸。这正是担心私密空间里发生的事没有旁证,容易产生诬陷。在阴间,阎罗王又是浓眉大眼的正能量大神,怎么可能趴到人家床底下去窥人隐私。何况‘妇人从一而终’之说,是周公制礼之后才形成道德准则的,在周公之前,三皇五帝到夏禹商纣,一千多年历史,你有看过妇女失节的记载吗?

“再说所谓的谄媚,趋炎附势,都是底层才会干的事。谋生不易,为了混口饭吃,在权贵面前奴颜婢膝,被人耻笑,也是不得已的事。试问如果靠劳动真能丰衣足食,谁愿意放弃尊严?有什么罪大到不让他们下辈子投胎好人家?别说普通老百姓,就是那些古代名士,也有不少屈节事权奸的。比如东汉的陈寔,屈身吊唁大太监张让的父亲,减轻了后来的党祸;明朝的康海,为了救李梦阳而向太监刘瑾服软,这些都是为了行仁义而自毁名声,功德更大,死后都被天帝封神。

“当然了,如果是因为通奸而害死他人,或者谄媚权贵加害别人,这就是不可饶恕的大罪,阴间早已悬挂着一面大镜子,照得善恶分明,不用谁告密,阎王自然会惩罚他们。”

朱明恍然大悟,一下子醒了过来,赶紧把阴间的价值观告诉世人。

冥责,有“最后的审判”的意味。一个“怪”字,是朱明代表常人对这种裁决表示不解。当然,最后判官一解释,朱明也就见怪不怪了。标题虽然把淫、谄称为“二罪”,不难看出,在手握生死大权的判官以及他背后的阎王眼里,这两个主要是道德问题,除非酿成人命,否则不算罪。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