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到海

2023-05-29  07:24

113 0 694

《卡片笔记写作法》是个什么鬼

书上周我就读完了,读完之后,我就有点泄气。

卢曼的卡片盒其实是一个思想工具,从输入来说是对自己读书收获的整理,从最终输出来说是对写作的前期素材整理。所以用卡片的方法,卡片化也是模式化规范化的,便于整理检视,便于对照查询,便于碰撞出新的思想。

想来是多么简单的方法。就好像是说如果要去跑马拉松,只要具有基本的跑的能力,坚持正确的跑,日复一日你就可以跑马拉松了。


但是首先我要能坚持每天跑步啊,我光上班就挺累了,本来翻翻自己喜欢的书,挺开心一事情,突然变成,看完就要写点收获思想出来,并且是比较规范的模块化的,而且还要时不时的把这些读书笔记拿出来,整理,思考。哎,我感觉这样读书,好累啊,完全是给自己套上一副枷锁了。


大约是周四的时候我听了《心理学通识》关于目标的一节内容,我一下就释然了。


这是一本教人如何通过卡片笔记的方法完成写作的书,只是一本关于如何写作的工具/方法书。如果我并没有想要写作(没有这个目标),又怎么需要觉得它的方法影响了我愉快的阅读呢?就好像我觉得跑步就是忙碌的生活有时候需要出出汗,调剂一下心情,舒展一下身体,并不需要像专业跑步运动员一样,日日刻苦训练。我的阅读本来就很随性,读的时候就仿佛看一部经典的影视剧,只是影视剧这种东西门槛略低(就像我们选择跑步而没有选择散步是差不多的吧),似乎激发不起我们略微需要调动的思考能力。而且读书涉及的领域显然比影视剧大多了。我们一起读读书,有时候扩大了认知范围,有时候分担了烦扰,有时候也获得了共鸣,好处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就好。


想清楚这个,我又觉得这本书值得好好再看看,工具/方法书就算不用来长能力,也是长见识的书啊。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