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到海

2023-05-29  07:33

129 0 1388

《卡片笔记写作法》读书笔记

这本书的主题是关于写作的,这种写作是以卡片笔记为基础的。这种卡片笔记法有其特点,例如卡片分类,卡片索引等,都是很具体的积累素材管理素材的方法。


我看过一些作家讲自己如何写作的故事,比如像春上村树,还有一些编剧,他们都是坚持日常的写作积累的。春上会对自己生活中看到打动他的场景或事件,进行记录和描写,也会对构思中或日常冒出来的好点子写成小纸条,某次聚会碰到一个人,那一瞬间的印象也会记下来,并在完成某部作品里用起来。还有毛姆热衷于和人聊天,并把听来的故事写进自己的小说里,还遭到朋友的抱怨。《理想之城》编剧一个从不上班的人,天天泡在论坛里看别人上班的各种遭遇和故事,并记下来作为职场剧的素材,也挺精彩的。总之,为了写作,你得积累素材,你可以考虑用卡片笔记的方法。


卡片笔记是一种积累思想(素材)方法,本书有很多如何用好卡片笔记盒(我觉得就是卡片笔记资料库)的技巧。但核心我认为就是如何积累思想,那种你自己经过思考产生的思想(高级一点叫做洞见)。

卡片笔记积累的就是你自己的思想,思想能从哪里产生?(自问自答一下,阅读,思考,场景可能有灵光乍现,启发,联想,迁移)总之呢,系统的思考很费劲费时,但是从小的思考平时的思考先积累着,有一定积累了再串一串,就容易多了。


再说思想的产生,第一,从阅读中来,摘抄是你想拿来的思想,不过对不起,如果没有到转述,或者用自己的经验体会一下,可能书里表达的仍是别人的思想,还不是你的。能用你自己的话转述的是你理解了的一个层次;能从自己的经验中立体化这个思想就更近了一步。这是从读者理解的角度看思想深度,还有从写作者的角度,至少也有两个层次,理解了这段话、这个章节和理解整篇文章又是不同的理解层次。史蒂芬.平克说:写作的本质是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结构,用线性的文字展开。你看到了线性的文字,最后要还原成树状的结构,可能才更能理解作者的表达,所以有人发明了思维导图,任任老师说Xmind好用,为什么不呢?线性的文字,形成了树状的结果,就在理解上进一步了。但提炼出这个框架,只能是你帮助你理解,你的思想的产生,还是要通过用自己的话转述,通过包括核心观点的记录,你的感动、感慨、感受,你的想法赞同、反对还是迁移拓展,这些才是你的思想。

第二点,从卡片盒子里来。你得对你的卡片盒子进行梳理,文献摘抄类(有感触的别人的思想也是要记的,写论文的时候要写文献综述,引文要有出处)的单独放。由一张卡片可以引发你进一步的思考,这种有点类似上面对文章的体验、感想等深入思考,这个就需要新写一张卡片放在原来的卡片后面,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卡片盒子的好处,阅读时没有来得及深化的思考,你记下来还可以继续思考。你还可以整理一系列的卡片,形成索引。也可以将一个区域的卡片(往往是一个主题的)写上综述,随着你的认识深入,你还可以对于以前思考不够深入的卡片进行替换。从这些描述里不难看出,其实你已经在为你的作品局部做功了,这离交付你的作品已经不远了。


还有一种是灵感笔记,这也是卡片笔记写作法,被当做学习工具的重要原因,因为除了阅读书或者卡片给我们启发,我们生活中的交流学习,任何碎片化信息的输入都可以通过卡片笔记的方法被记录下来,只要有了卡片盒子这个工具,你定期(每2天回顾整理,每一周总结整理)整理,你最近在攻克的项目也会慢慢成型的,你最近在复习备考的科目也会被逐渐被掌握的。

以上为读书笔记。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