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今年上半年两次大感冒,人很虚弱没有持续练习,但是我所理解的阿斯汤加瑜伽是要长久的坚持的,我处于一个纠结的状态,心知道自己应该坚持,但没法激励自己。虽然也向自己承诺要健康活到80岁,能够照顾女儿孙女,但是具体到每一天,总觉得要做的事情很多,虽然还是会走上瑜伽垫,但不是充满向往的,而是完成任务的,那样子没有快乐,不是我想要的练习,我希望我能做让自己满意舒心的事情,锻炼也是,要愉快而向往的去体会,所以我觉得我需要一些充电,某一天我就主动问了赵晓莉老师,(我觉得上天是眷顾我的,或者我本身就是和瑜伽有很深的缘分的)虽然她是发了朋友圈的,但是我几乎不看朋友圈,于是我得到了Vivian老师在重庆工作坊的消息。虽然我学艺不精,但是我太知道了一位好的老师会有不同,这位老师是我关注公众号就见过的老师,毫无疑问是位大师,也曾犹豫自己水平太浅不能悟道,但既然老师没有设置门槛,我又何必放弃向大师学习的机会呢。只是时间不好安排,于是赶紧报名的周末两天的课程。
上课
6月14日周三,我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工作坊,我担心只是后两天参加跟不上节奏,万一后面的课程很难很难,我就只能在一旁参观了。所以我周三请假去上第一天的课,要不是下午要开会,我其实很想上一天的课的。我学到了什么?很缓慢的节奏,伸直腿,拜日式,伸直手臂上提,迈大步,还好还好。都是简单的体式,慢慢的做,慢慢的体会。我很开心,我也很喜欢,只是我要回去上班了。
6月17日周六,去的时候迟到了,8:45开始直到10:30。主要是牛面式-下犬-站立前驱的抱手臂上提,或者双盘或跪做的抱手臂上提,手臂上提时配合呼吸,抬头低头,老师说这就是头倒立的手和背。说手肘要超过头,我看了镜子我的手肘比头顶矮一大截,我的手肘短了吗,不是应该是手肘并没有举起来,有肩没有打开的原因,有手没有举起来的原因。下午问老师,老师说要练习,我感觉在开肩开髋,身体紧张这一部分我的确练习比较少。以后可以加强。就像老师说的像玩一样的心态,把自己是身体进行各种尝试,想起来应该是挺好的。
下午是扭转,三角扭转,马里奇的绑手,盘莲花的扭转,这些还有牛面式,都好费劲,但显然练习是有益的。
6月18日周日,好快两天就过去了,因为是周日上完课,还去万象城和后面的民主村转了一下。回家好累。今日上午主要是盘坐伸展带开肩,伸展带开肩往前往后,扭转串联下犬,手抓脚趾仰卧鱼式开胸-蝗虫-交叉脚或抓脚踝起上半身-三角扭转开背-骆驼式-下犬-蝗虫-三角扭转-轮。下午抱枕体会骨盆正位,山式站立,脚蹬直,通过多个体式建设山式站姿。体会:老师说放松肚脐,我体会就是一直收紧肚子就没法呼吸,放松肚脐就是要把呼吸带入体式,练习中要练习体式,更要练习呼吸。
反思
通过工作坊的学习,以后我要如何持续我的瑜伽练习,首先还是要规律的练习,而且要聪明的练习,要明白自己在锻炼是的身体哪个部分,增加身体的觉知,通过不同的体式,对身体的练习,改变自己身体的僵硬,但不过度耗费自己的体力,现在的体力还需要工作生活。第二,就是享受练习,增加觉知,与自己的身体在一起,而不是匆匆忙忙的完成锻炼任务。有一个遗憾自己的水平还是低,老师的教学领会和体会的都有限,好可惜,心里下决心,一定要继续坚持,等过几年有机会,再参加老师的工作坊。
重“心”(新)出发(6.25)
清晨6点半,坐在瑜伽垫,一个简单的侧弯,我用心感受侧腰的拉长,后背的展开,腹部放松,单盘的双腿还是翘得很高,我仿佛又回到了2016年第一次走上瑜伽垫的第一堂课,那时候我为了自己举不起来的双手、站不稳的双腿,深深的怀疑自己的身体究竟还是不是自己的身体,也非常的惭愧我居然已经无视自己的身体那么那么多年了。而如今我重复着差不多简单的动作,发现我其实并没有走多远,简单的举手,扭转,侧弯,头垂,抬头.....静静的感受自己的身体,它还是在用痛麻不断提醒我,它一直支持我,需要爱护和感受。
仿若梦
凌晨的时候,仿佛做了一个轻轻的梦,梦里面依稀回到了小学时的课堂,同学们一张张小小的稚嫩的脸,但仔细看却看见了同学们坐的并不是课桌椅,却是在一间高大的庙宇,同学们一片一片的被高大立柱分隔和遮挡,每一个人都平和安静望向前方,眼睛亮亮的...醒来时我想起那“眼睛亮亮的...”画面我见过,就在上周那个有大大的一面的落地窗的工作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