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打算走路。决定去天府艺术公园。
最近有点迷上了这里。离家也不远,地铁三站路,四五公里的距离。
临时决定开车。老同志习惯晚饭喝点小酒,车钥匙自然就跑到自己的手里。
不喜欢开车。有些时候却又不得不开。说来毕竟算一项技能。实在没有人开车时应应急,还是需要的。
很多年前整日的开车在城里跑,成了所谓的“老司机”,手艺还过得去。和老同志在一起后,他总是不放心“女司机”,所以渐渐也就很享受悠哉游哉坐在副驾驶的自在。
只是开得少了,偶尔再开车,明显感觉操控感变弱。
今晚开车去天府艺术公园,弯弯拐拐,上桥下桥。只几公里的路程,竟然开得满背细细的汗。
看来手艺还是得常练习,不然用进废退,丢了可惜。
今晚约老同志走天府艺术公园,其实是想带他去看自己上周独自来走路时偶然的收获:位于公园商铺二楼一家未开业的茶楼外喷塑在墙上的文章——李敬泽老师的《瓦库记》。
那天也是傍晚时分,一个人来公园胡乱溜达。第一次走上公园几乎空着的二楼商铺,意外发现了这家还未装修的叫“瓦库”的茶楼屋外墙上李敬泽老师的文章。
李敬泽老师是通过如知姑娘一篇日课介绍才知道的。为此专门去寻了姑娘日课文章里提到的《青鸟》。收到书后展开一看,喜欢的文字,果然有味,读得爱不释手。
虽然当时天已擦黑,自己还是在二楼空无一人的宽阔的过道上,将暗未暗中光线下,大声地朗诵了一遍这印在墙上的《瓦库记》。
李先生的文字,果真迷人。
当时心里就在琢磨,老同志周末回来,一定约他来此一起欣赏李先生这篇《瓦库记》。
秋意渐浓的今日便是好日子。
车车在公园地下车库停好后,不顾稀疏的秋雨飘洒,拉着老同志直接来到二楼的《瓦库记》前。
出伏后的第一天,初秋的凉意不负众望,一阵秋风一场细细的秋雨,灭了夏天的酷热,却灭不了我们对李敬泽先生文字的热爱。
依然空无一人的二楼平台上,依然将暗未暗的傍晚时间,两人在《瓦库记》文章前,老同志撑着雨伞,自己一字一句念出,再次享受了喜欢的文字的精彩:
那日,在瓦库。
看见窗外人来人往,一壶茶,喝到淡了。
忽想起见过一副对联: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那字写得极疏淡、明静,直如月下雪地梅花。
喜欢“十分冷淡”四字……
2023.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