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起来像妖怪

2023-09-09  23:04

79 1 929

周末日常

杨渡老师说,成都的公共生活不像首都的那么样的笼罩在铜墙铁壁里,政治的压力让每一个人讳莫如深,而成都是相对有生机和活力的。大概是这个意思吧。这话如果被成都文化活动的“扛把子”风哥听到,他定会说,并不是成都有多好多自由,而是其他地方公共讨论荒漠化到一定程度了。结合前几天网上议论热烈的34条,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了80年代人人身着藏蓝和深灰的死气沉沉。

扯远了。其实我是想记录我的周末日常,自从去年开始,我几乎每周去一次寻麓书馆。75分钟的地铁,书看一会就到了。

今天尤其开心,不仅是可以听到很喜欢的台湾作家杨渡老师的分享,更重要的是,有很多开垦社群的朋友们会来。当我走出电梯,看到那么多亲切的面孔,突然有种同学聚会的感觉。我立刻兴奋起来,并且有点后悔带了家属。如果他没有一起来,我就可以尽情的跟垦友们聊天了。尤其是那些许久未见的,真想多聊几句,观察观察她们最新的变化。这些可不能让家属看到啊。

听讲座的时候,大部分垦友坐在我前面,一边看着杨渡老师分享,一边望着垦友们的背影,我竟有一种幸福的感觉。环顾四周,继续发现一些散落四周的垦友,像发现一些小小的惊喜。

说回老师今天的分享。我今天深深地感到,台湾虽然离大陆只隔一条窄窄的海峡,但是他们的历史我完全不了解。虽然大陆有那么多人每天做梦都想收复台湾,但是他们完全不了解这座岛屿的历史。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像把儿子送给别人当质子的爸爸,天天骂那个做质子的儿子不孝顺,但是儿子的性格喜好,曾经的经历,他一点不了解也不在乎。这不是老一辈的中国家长的普遍行为吗?只知道指责孩子,从不去想孩子行为的缘由。这类家长跟梦想收复台湾的人应该是高度重合的吧。

杨渡老师说,善良和某些更高一级的人性的东西应该是高于权力的。我记得看帕慕克还是谁采访,就说在朋友和国家之间他肯定选择友情。我想起去年看的那本《想象的共同体》。认识本质可以帮你放下很多执念。然而在几十年的控制下,人被高度洗脑,已经很难被点醒了,在那些人的认知里,权力才是底层逻辑,服从权力是马斯洛最底层必备。但我认为他们是把恐惧内化成了逻辑和行为系统。正因有如此多的人内化的很成功,这场分享活动才需要组织的这么谨慎。

但我是个乐观者,我愿相信这良知的火种不灭,这文化的灯塔照亮更多人。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王小贝   2023-09-09 23:29:02

    同学好,同学今天没来吃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