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风

2017-10-03  21:04

621 3 0

T0170 101 玉米的回味

节前入户走访贫困户路上,看到路边正在玉米地里正在测产,就停下来看看。

这块玉米地种植的中地的新品种,商家与种植户已经做好了测产准备。在方方正正100平方的地头,沿着棒子位置把多余的上半身玉米杆折掉,然后把玉米棒子的外皮剥掉,露出整个黄色的果实,简洁醒目的广告牌挂在玉米底下。

听在场的人介绍,这个品种是富平籍的在农科所的科学家推荐的,特点是产量高还抗虫。他指着一根棒子跟我说,一只单产可以达到半斤粒。细看之间,黄澄澄籽粒饱满,就连棒子尾部也是结实丰满,比以前见到的大有不同。

提起玉米,玉米粥依然香如故,一碗粥一碟小菜,人间至味是清欢。玉米,现在是杂粮,小时候那可是主粮,主要做玉米糕,一整块蒸,用筷子扎眼透气,为了好吃,有时和面会加些糖精,或者是在炉子烤干了吃。

最好吃的还是玉米搅团和鱼鱼,做的过程嘛,网上和微信里有陕西单口郑卫东的视频,介绍的风趣幽默。锅底火正红,玉米面粥在擀面杖的一个方向不断搅动下,越来越稠,热气腾腾,噗嗤噗嗤吐着气泡,经验丰富的母亲让撤去火,拿长勺子给各人碗里盛了半碗,然后在锅边放了盛凉水的大盆,用长勺子把热搅团盛到大葫芦做带孔漏瓢,勺子摁住一转,一条条“小黄鱼”刷地游到水盆里。最后剩余的直接放在盆子里成型,第二天就是凉搅团。要说吃,辣椒醋水是最好的佐料,再加上炒的葱花或者韭菜那更有味道。当然,打搅团的副产品,干脆爽口的锅巴是孩子们的最爱。

玉米面的饸络也是独特的美味,当时的饸络不像现在卖的那样,是像挂好的粉条,干硬笔直,因此得名“钢丝面”。“钢丝面”饸络在现在油辣椒肉哨子老陈醋的配合下更具独特的风味,只是卖的店不多,甚至点菜的人都不知其所谓何物。

现在的玉米,种类多,不同时段上市,有甜玉米,糯玉米,黑玉米等等,煮的玉米满大街都有,我们当时更喜欢吃灶火烤的玉米,有清香,有嚼劲,有刀耕火种的味道。

吃玉米舒服,种玉米艰辛,地里的草锄了生生了锄,水还得浇到位,否则叶子拧绳绳,也结不了大的棒子。玉米地里闷热,玉米叶子把胳膊腿划出一道道红印,汗水流出,火辣辣生疼,滋味无穷。在成熟季节,扳包谷容易,扛包谷不易,或兄弟或夫妻,一根杠子一条麻袋,咬紧牙关抬到地头,我的肩头疼得根本搁不住,两只手向上托着,就那麻袋还是偏向后面的哥哥一边,抬包谷体验的是杠杆原理,体现的是主动承担关爱弱小,体味的是农人的辛苦与不易。歇息时候,剥几支甜玉米杆解渴,咂得津津有味。玉米棒子绑在一起挂在房檐或者树上保持干爽,形成丰收殷实的风景线。农闲也有人拿玉米棒子外衣编织出漂亮的篮子、手工艺品、各种垫子换些小钱。

记得那年,我正在玉米地里浇水,父亲说高考成绩下来了,扔了铁锨骑着自行车就跑到教育局去了,好像从此跳出农门,逃离了种地的艰辛。

玉米,满足口腹,滋养身体,留住乡愁,充满记忆,值得回味。


上一篇

用心用功用情


关于日课

举报

  • 一年四季   2017-10-03 22:50:19

    玉米的味道:成长之经历,乡愁之记忆

  • 天煜   2017-10-03 21:13:34

    吃玉米非常有助于养生,是个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