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融融

2023-10-18  23:39

215 10 4327

【7-90】衣着与美

        进入日课周主题文群有半年多了,大家轮着出题,每周一篇。一直喜欢写日常生活的自己,对于命题作文有些若即若离的感觉,走近它是想锻炼自己接受不一样的写作,疏远它是不想给自己压力。最终自己还是坚定地走进了这个群体,愿意在挑战中看到另一个自己。当看到圆儿老师出的这个衣着与美有关的题目时,感觉正对胃口,有太多话可说。


        想到刚背过的《论语》季氏篇第13章:“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读《论语》时一直结合着辜鸿铭《西播论语回译》的中英文版本一起在学,其中的“不学礼”他翻译为“如果不研究艺术,就会缺乏判断力和鉴赏力。”英文为:“if  you  do not  study  the  arts,  you will lack  judgement  and  taste.”可见艺术、审美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老祖宗早就说得这么明白透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喜欢穿有设计感的衣服,追根溯源,皆因儿时妈妈的潜移默化吧!


        妈妈是喜欢穿漂亮衣服的人儿,哪怕在七十年代,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她会和她财务科的另一有同好的同事一起行动,不时买些喜欢的布料来做自己喜欢的衣服。那年代都穿得素净,她俩自然也不怕撞衫,好些面料都做的同款。印象中妈妈有豆沙绿偏灰色的套裙,有肉粉色偏一点裸色的套裙,有乔其纱的蓝碎花套装……现在想来那些颜色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算洋气的。


       家里有一筒服装纸样,那是七十年代中期妈妈请单位同事去上海出差时带回来的。记得是一个类似装国画宣纸那样的卷筒,旋转开后,从里面拿出一卷纸样,打开有男装、女装、童装。妈妈最开始用手工给我们做的或条纹或格子的线呢衣裤都是在这样的纸样上按比例适当收放。七十年代末期家里有了缝纫机,妈妈给我们做新衣就方便多了,现在想来妈妈也是手好巧、爱学习新东西的爱美之人。我现在很喜欢做手工,应该与妈妈密不可分。


       所以,在我工作后,妈妈非常支持我买新衣服。妈妈的口头禅是:“趁年轻要多买漂亮衣服穿,你们现在不像我们年轻时候只有青蓝二色,等老了穿起都不像那家人。”


        因为喜欢服装,又喜欢布艺,更痴迷色彩,还有无边的设计,常常行走于大自然中,会生出这样的念头:哇,这个叶片的颜色做服装多洋气啊!正面和背面的色搭在一起好雅。如果我是服装设计师,我一定把它用上,大自然是最美的调色师。


         就像下面这张图是采集红叶回来的即兴之作,用了在云南楚雄黑井古镇买的小陶器,拿出在新疆乌市大巴扎买的带着金线的丝巾,组合了一幅秋叶与丝巾的美图。那天见西西老师发她在公园里捡的枫叶到夫子碎碎念群里,我也想起自己QQ相册里存有之前捡的红叶,即刻找出来分享到群里,西西老师见了问有没有什么美学原理在里面?其实,在混搭的过程中,不自觉就融入了聚散、褶皱美、掩映、冷暖调及器物摆放的位置等之间的关系。西西老师说有油画质感,英雄所见略同,我当时摆拍后有同感。这感觉若是放在橱窗里效果不错。


image


       说到服装设计,弟弟上月回来,我们也聊到关于丝巾图案的设计。缘起自己这些年买了那么多的各种质地花色款式的围巾,种养花花草草和记录它们也是我的日间功课,或许某一天它们就是我丝巾图案设计的源泉呢!


        前些年的一天下午,我在阳台上看着盛开的花花,天竺葵、瓜叶菊、铜钱莲、宫灯长寿花……看着看着就想画了,赶忙拿出颜料画了一组水彩带水墨味的画。特别喜欢那天画画的感觉,其中铜钱莲那幅的清新淡雅,如果能将那浅淡的画面印在床上用品上,会有多美啊!“铜钱莲”这三个字的寓意也好,喜欢钱的可以往前面靠,喜欢莲的和美之意的就往后面贴。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某天中午去食堂排队吃饭时,和身旁同事一路聊着天,我俩都喜欢穿着打扮,同年同月生,都是天秤座的,爱美。


         我提到大约十一年前夏季的某天,突发奇想把夏天的衣服全部翻出来堆在沙发上,然后即兴混搭。把墙上的画取下来,把搭配好的衣服挂在墙上,搭配一套拍一张,先生见我一个人又搭有拍,主动说帮我拍。只见他拿出家里的三脚架,把单反相机放在云台上,这样拍出的照片效果更好,印象中拍了七、八十套。


image


        那时正在学习画水粉画,每天回家还会把当天的衣着用水粉颜料画一幅,包括民族风的手链、项链和包鞋都要搭配着画,还要为之写上一篇随笔才了然:我为什么这么搭配,它们是怎么走到了一起,这些衣服分别来自旅行中的什么地方,这个过程不自觉就训练了自己的色彩搭配能力和风格的统一性,同时也是满满的回忆,那年、那季、那地、那个店……


image


        忽然觉得,原来我的服装也有日课,或文字或绘画或影像,零零碎碎存在于我的那些NB里,硬盘里,而且在N多年前就开始了。其实,因为多年来有意识对自己日常衣着的觉察,这样的日间功课无疑对自己的审美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


image


         今年夏初的某天,忽然又想着收集一下这个季的衣着搭配,反正每天都要穿衣,不收集也就日复一日地滑过,就像每天的抹屋拖地,即便抹得再干净过两天又会落灰,难以有成就感。但是如果有意识稍加整理,两月过了,不经意也有五、六十套衣着搭配了呢!每天准备好当天的着装就拍一张作自己的服装归档,喜欢尝试究竟一季可以有多少种混搭,就像数学的排列组合,蛮有意思。混搭的同时,不经意又强化训练了自己的色彩搭配能力,同时还带来款式设计的灵感。而且把不同时代的衣服混搭起来常常有耳目一新之感,甚至穿上一九九九年做的衣服都常常被认为是才买的新衣,有意思呢!


image


        想起九十年代初中期和衣服有关的故事,当时商场里的衣服款式还比较有限,稍不注意就容易撞衫,而自己在着装上又是喜欢别出心裁的人。所以空闲时间自己喜欢去淘零布料,找心怡的师傅来做。印象中那个阶段找了四位师傅,驼背李师身残志坚,或许知道自己先天不足,学手艺时就特别上心,裁缝手艺高强,他很能领会你想要的那个感觉,做出的衣裙洋气又合身;杜师温和,他很能尊重你的想法,乐意为你淘来的各种质地的布料翻着花样做款式设计尝试;易师虽然没有实体店,但他在那个街边市场也能做出合意的衣裙,记得我提出背心裙的袖口开得不洋气,希望能用一片荷叶的形挽救它,让荷叶形随面料的自然坠感呈现在肩头两侧,果然他领会到了我的意思,修改后的款式很满意,自然又大方;后面遇见的那个不接来料店的女裁缝,不记得姓什么了,但她很有个性,第一不接来料,第二愿意以10元的价格回收所有别人不要的服装书。现在想来她也是在积累素材,我去的时候就在那二、三十本书里找灵感,比如这款的衣领,那款的袖,那款的裙摆,这款的袖口……最后这个女裁缝给我做的裙子现在都能穿,就是前面说的常被同事误以为是才买的新衣。


image


        对于一条花的丝巾,自己常常会去思考它其中的某部分花色可以配什么样的服装,也就是说一条花的丝巾利用它不同部位的花色可以配N多件衣服,训练自己一衣多穿的能力。衣服衣领的不同、质地软硬厚薄的不同与不同系法之间也会演绎出很多花样呢!


         某晚见妹妹发来她们诗词班一位84岁姚老师行走中的照片,老人家无论精神面貌、气质还是穿衣着装都令人折服,随即给妹妹发过去:“超级洋盘,无论气质还是衣着搭配,感觉都是好时尚的老人,这就是我们的标杆。”妹妹说姚老师有家学渊源,苏州人,以前是大富人家,难怪啊,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看来要继续好好读书修心,这也是爱美并能展现美的关键。


        经常会听到或看到很有学问的人,并不注重穿着打扮,那是别人的自由和选择,尊重就好。只是如果让美的意识渗透进日常的衣食住行中,让我们的审美做到知行合一该多好啊!

        

         设计师的良苦用心是否都能被理解和懂得呢,或许不一定。 记得有一次去常光顾的一家服饰店,正好打折季,这家店面很大,我选了在店西南角的天蓝色毛衫,胸前有黑色纹饰,然后去店内东北角的衣杆上选了蓝白灰相间的背心,那蓝正是这个毛衫的同款色和质地,它们搭在一起有浑然天成之感。那家店的妹妹说:“姐姐,我们从来没想到把它们两个搭在一起卖。”难怪这两件衣服被放在风马牛不相及的地方。我开玩笑说:“如果让我来卖衣服,你们这些衣服可能早卖完了,都可以混搭着卖,一次就可卖出几件了呀,如果有包和项链一类的还可搭着都卖了!可以满足那些对搭配显得困难一些的顾客啊!”其实,设计师本来在设计的时候是让它们彼此有关联的,同一面料可以拿一部分做长袖,拿一部分做短袖,然后在色彩上做一些渐变,衣服之间就有了变化。只是出厂后在流通环节它们能否继续关联,就看卖家的审美了。


       如果穿衣不仅懂得设计师的良苦用心,还产生将服装穿出超越设计师的想法,那就是再创造了。我很乐意做这样的事,比如之前江南布衣的一件A字形布背心,穿的时候感觉前面好像差了一点什么,正面看起来显得有点平,顺手捏了一个褶子,即刻拿来针线在穿着的状态缝了一个小褶子,一下就觉得穿起来更有味道。原来这个褶子是这件布背心的灵魂,小改动的创意美。


        一直很喜欢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的作品,买过他两本书来细细品读。其设计风格一向都不走常规路线、不分性别,根据男装的理念去设计女性服装,让服装在行走中与身体之间充满空气感。他把西方式的建筑风格设计与日本传统服饰结合起来,使服装不仅仅是躯体的覆盖物,而是成为着装者、身体与设计师精神意韵三者交流的纽带。


         或许这就是服装的魅力吧!再好的服装得有好的衣架子去演绎。加强运动,加强核心力量的练习,让瑜伽与普拉提结合,练就一副好身材必不可少,让服装与身体相得益彰,彼此成就。


         服装之于身体,就像身体是画笔,服装是颜料,大地是纸张,当我们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自由行走时,便会舞动出我们想要的人生画作,仿佛自己为自己上演行为艺术。对于喜欢服装的人来说,每日着自己喜欢的服饰也是一种充能,每个人做适合自己的就好。


        就像日课5秉2渔老师摘录村上春树的话:“这个世界我们只来一次,看喜欢的风景,做喜欢的事,你不一定非要活成玫瑰,你愿意的话做茉莉做雏菊,做向日葵,做无名小花,做千千万万。”


        哈哈,是的呢,我这朵无名小花就喜欢穿得有个性一点,质地棉麻一点,行走起来自在一点,美感有那么一点 ,内心开心一点。


        经常听说“女人永远缺一件衣服”,好像于我已不是很贴切了。经过自己这么多年的积累,那些衣、裤、裙、围巾、饰品等实物的日积月累,它们在我的衣物字典里没有“过时”一说,只有适合于不适合,没有好看与不好看,只有搭配好与不好之说。那些零零散散的文字,各式各样的衣衫,不经意间都闪烁在了自己往昔平凡的岁月里。不时的整理又瞬间灵感无限,它们之间的排列组合让衣的世界里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感觉自己可以随时创造美,美的世界变得无限起来。

image




                     2023年10月18日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乐融融   2023-10-25 14:33:04

    谢谢圆儿老师鼓励😁🌹🌹

  • 乐融融   2023-10-25 14:32:19

    哈哈,襟袖老师,我自娱自乐😂

  • 圆儿   2023-10-23 23:12:34

    又在宝藏融融老师这里挖到矿了🌹🌹🌹

  • 乐融融   2023-10-22 16:12:43

    谢谢握瑜老师😁🌹🌹

  • 乐融融   2023-10-22 16:12:19

    哈哈,西西老师客气了啊😂

  • 乐融融   2023-10-22 16:09:08

    谢谢亲的鼓励🌹🌹“凡事多看阳光面”对审美有很好的启迪😁

  • 乐融融   2023-10-22 16:06:45

    谢谢陆地老师的鼓励哦😁🌹🌹

  • 陆地   2023-10-21 21:50:56

    “服装之于身体,就像身体是画笔,……”在艺术家的眼里,处处都有美。

  • 握瑜   2023-10-21 21:03:21

    美美的融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