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要熬夜 ?
看了一眼右下角的时间,欢迎来到了晚上11点,自此之后的每分每秒都是在熬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像陷入了到了熬夜的死循环里,头天熬夜到两三点,第二天早上开始赖床,上午的时间消失在被窝里,下午还要应对自己的拖延加起床,晚上刚吃完饭,月亮就挂在天上了,感叹着一天怎么这么快,一看时间11点,还没有洗澡,还没有写作,还没有看想看的电影,时间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仔细想想原因有可能是最近终于拜托了工作的阴霾,但好像在工作期间,熬夜的更多,熬的更狠。
当你早上需要在8点以前起床工作,即使早点下班,也要到晚上8点才能在躺在床上,就会陷入一种今天卖身也只赚了二百多块钱的忧伤当中,忧伤到11点,又陷入到自我存在的价值的怀疑当中去,为了抵挡忧伤晚上还有一种方式,约个朋友吃个串喝个酒,激情消费150,到了晚上12点,各自打车回家,再激情消费50元,凌晨1点左右,到家躺在床上,激情褪去,想到自己今天卖身的钱画个精光,就像老父亲辛辛苦苦为女儿挣钱买嫁妆,回家的时候发现生的是个儿子的无力感,算了不想了毁灭吗,打开抖音看看别人的时间,然后就又到了2点多。
由此可见熬夜这种病不是凭空出现,而是我身上由来已久的顽疾,仔细想想我小的时候是没有熬夜的习惯了,小学的时候晚上7点的新闻联播就是夜晚的信号,夜晚的信号也不是喝酒,而是吃饭写作挨顿打,毕竟家长吃完饭,刚好我也在,就会运动一下,顺便打我一顿,直接缓解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疲惫。这套组合拳下来,基本就是8点40左右,看着永远写不完的作业,我也就放弃挣扎了,我妈看着放弃挣扎的,基本也放弃打我了,毕竟刚打过一遍,这时候就开始洗漱一下,准备睡觉了,9点钟在周杰伦的磁带里我基本就在梦想了。
真正第一次出现熬夜还是要怪书,初中的时候接了同学的漫画书,那可不是谁能都买的起的,一方面是经济问题,另一方主要还是家庭原因,所以求了半天,最终把书给借到了,晚上9点多,家里的灯关了以后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我妈有一次晚上上厕所,隔着门缝就能看到一个发着光的被窝,把我又打了一顿,心满意足的接续睡觉了,现在想来应该也就是10点多的时间,这是最高出现的熬夜的征兆。
后来到了高中,熬夜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只有好学生才会熬夜,毕竟课外书还有MP3这些都属于高风险的违禁品,不是不能熬夜看一晚上,而是当你一直看就一定会被老师没收,并且是不会还给你的那种。再说白天上课的时候看课外书,既不容易被发现,看的时间还比晚上长,那晚上熬夜干啥呢,主要是看书,文科生考试前不熬夜是不可能的,历史、地理对我而言就是无理数的集合,不同的年代,相同的坐标位置,偏偏宿舍晚上还要断电,考前大家就会集中在厕所,晚上要是上厕所,老远就能听到背马克思主义核心精神的声音,巡寝的老师看见你在背书也会非常温柔的让你早点回去睡觉,并且不会没收你的书,还在心里留下这可以用功的好孩子。
到了大学,熬夜就变成标配了,有对象的熬个夜,看完电影在宿舍楼下依依不舍,最后在煲上2个小时的电话,没有对象的呢,可能此刻晚上还在网吧正和兄弟一起开团刷BOSS,也还有极少数的稀有人类,正在宿舍熬夜读书,但是不管你是哪一类,熬夜基本就是年轻人的必须品,你把夜熬在了哪里,就觉得了你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毕竟那时候的青年人,出了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和做梦。
工作以后熬夜从主动变成了被动,老板临时的通知就要开始熬夜加班,没有通知的时候,赶紧捉住机会看看美剧,打打游戏,熬夜似乎成为了社畜的我找回自己空间的一种对抗方式。当你白天的时间全被工作占满的时候,夜晚的我就像,不能睡,我必须要给自己留点时间,只属于我自己,不属于老板的时间,但是能干什么呢,商场关门了,朋友都回家睡觉了,只剩下一个小小的屏幕,承载着自己一天天巨大的空洞,无意义的刷着网页,看着视频,浪费时间比时间本省更有意义,熬的动作是在宣告老子有的是时间,可以随便挥霍。
然后就真的把自己熬老了,为什么要熬夜,每每深夜我都会问自己,喜欢的游戏或是电影能不能明天再看,今天没完成的事情能不能拖到明天,想要拥有时间,撒满阳光的清晨和早上是不是也不错。后来我明白了,今天的败局让你等着一地荒芜不愿放手,一边叹息着何止至此,一边看着荒地入迷。所以到底是为了什么沉醉于此刻的时间不愿离去,在一个个夜里空虚中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