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取名字就被认为是一门学问。好的名字可以补命中五行,可以寄寓人生理想,也可以兆示家业运通,等等,不一而足。如今,人们生活富足,“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于是就都重视起孩子们的受学校教育之问题来了,那么给孩子取个什么样的学名就显得愈发重要了。
关于取名字,你有什么看法和想说的?说说来看,千字以上,期待你的匠心独运哦!
……………………………………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姓名作为他区别于他人的logo将伴随他的一生,所以,不管是张三李四王老五,名字是一个人一生不可或缺的社会标识。
我们的第一个名字一般是我们的父母或长辈取的,有些家长为孩子取名,尽心尽力,总想为孩子取一个好名字,让孩子因一个好名字,将来人生顺遂,飞黄腾达。而有些家长为孩子取名字就比较随意一些。
我的父母是抗战时期结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四星上将史迪威担任同盟国中国战区参谋长。1945年抗战胜利,为了记念史迪威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贡献,我父母家住的那条路,被改名为迪威路(当然后来这条路名又改回去了)。我还没有出生前,父母亲商量给我取名迪威,谁知道生下来是一个女儿,他们觉得女孩子叫迪威是不是阳刚了一点,于是给我另取一个名字,迪威这个名字留给了我弟弟。
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我想起偷袭美军珍珠港的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他是家中的第七个孩子,生他那一年,他父亲五十六岁,于是他父亲给他取名五十六。所以无论中外,父母为孩子取名字,很多都是一时兴起,并没有多刻意。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马斯克的儿子年满18岁时,申请改名字改性别,不愿意和生父有任何关系。由原来的Xavier Alexander Musk,改为母姓Vivian Jenna Wilson。在向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高等法院提交的申请书上申明,“我不再与生父生活在一起,也不愿意与他有任何形式的关系。”
改名字并和父亲划清界限,在文G中这样的事情不少见,我记得那时候很多同学都改名字。起因是1966年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宋任穷的女儿宋彬彬在天安门城楼上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她给毛主席戴红卫兵的红袖章,毛主席问她叫什么名字,她说叫宋彬彬,毛主席说,要武啊,后来宋彬彬改名为宋要武,于是文G中很多学生纷纷改名字。
在文G前,一般的家庭给孩子取名比较随意,有的是按家族辈分再加一个字,比如我有一个同学他这一辈是开字辈,他们家兄弟姐妹的名字就是开富开贵开荣开华,这样一顺溜排下来。有的按出生季节取名,春生,夏生,秋生,冬生。有的家庭给孩子取玛丽,珍妮,斯基,洛夫等等,外文译名加上中文姓氏,也颇有时代特色。在新中国成立后,也有根据当时的政治活动取名的,比如叫赵抗美,马援朝,许跃进之类。最有趣的是原统战部部长令计划,现在在吃牢饭。他家有四子一女,他的父亲是一个看报纸的基层干部.,为孩子取名字就在报纸上找,看哪一个词在报纸上出现的频率高,所以他的五个孩子分别叫令方针、令政策、令路线、令计划、令完成。
在宋彬彬改为宋要武后,学生们觉得父母给自己取的名字中有封资修的意味,为了顺应当时的革命潮流,纷纷改名。过去叫什么富什么贵的男生,大多改为“卫东”,“向东”,“一兵”,等,叫什么芬什么花什么秀的女生多改名为“卫红”,“继红”等等,结果张红李红王红很多重名,让人分不清,也成了那个年代的特殊记忆。当然这些名字都有时效性,如果没有在户籍上修改,文G后大家又还是改回原来的姓名,很多人甚至忘记了改名这档事情。
在文G中有人因为取名字,还被打成反革命。有男陈氏,是一工厂的工会干部,他有三个孩子分别取名为陈爱国,陈爱民,陈爱党,他三个孩子都是五十年代出生,每个孩子相隔两岁,在文G中他被造反派抓起来,说他是反革命,因为他三个孩子的名字连起来读,叫爱国民党。他申辩说我是一个工人,是新中国拯救了我,我要我的孩子爱祖国,爱人民,爱共产党。但是造反派根本不听他的解释,把他打为反革命。
现在的父母给孩子取名,很多人为了这件事煞费苦心。一般姓名只有三个字,除了姓氏外,两个字的名字既要宏大雅秀,不落俗套,又要在孩子的名字中赋予深远意义和担负父母对孩子的深切期望,的确很难。再加上还有什么生辰八字,姓名学,易经,取名的评分等等,我现在完全落伍搞不清楚的学问,傻傻的说不清。我知道现在有四个字和五个字的名字,著名的有“易烊千玺”,千玺估计千禧年出生,易烊是复姓吗?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