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起来像妖怪

2023-11-18  23:56

141 1 2450

你相信光吗

image


第一次看到主题和讲者介绍的时候,就分享给了我的一个朋友。因为她正陷在困境中,更需要这样有同样经历者带来的抚慰。但是没人帮她带娃,所以我来当她的耳朵替她来听。整个下午我一面担心自己不能很好的转述,一面又担心这些高度相似的经历对于她太过沉重,就像揭开痂皮一样太残忍。但我又希望她能得到一点力量,因为疗伤是需要刮掉脓血的。

没想到一开始的舞蹈就击中了我的感性防线。正如后来小贝说的,那个“媽”字一出来泪腺就有点绷不住了,后来看到每个普通角色身上遭遇的那些只言片语等等日常切片。打动我的正是每个被展现的普通人。在这个荒诞荒芜荒凉的网络世界中,感谢玮艺,这是他写给普通人的情书。

千山鸟,一位看起来就具有大理艺术家气质的姐姐,看到履历有点惊讶,居然是北电毕业的。她讲述儿时遭遇的家庭暴力,我又想起了我的那位朋友,她们有很多共同之处。我终于明白了她那过分缺失的安全感是为何而产生。原来家庭暴力可能会让人特别的焦虑和有防备意识。来自最亲近的人的伤害最为严重。可惜由于底层观念的不同,我们的父母辈却很难认同这一点。他们反而认为来自至亲之人的伤害最应该被原谅。到底该如何弥合这一观念鸿沟我还不知道。千山鸟曾问自己“我是谁?”我想起看了无数遍的《悲惨世界》歌舞片里让阿冉也这样问自己 "who am I ? " 今天我大概明白了一些,他想知道的是哪一部分的我是与出身无关的独自生长的我?


王帅,其实夏天的时候和她吃过饭,但是我们坐在一张大桌子的两头,没有沟通过。她一开口我有点吃惊,原以为艺术家都不善言谈,从她的讲述里才知道原来当过电台DJ,怪不得讲话的节奏感这么好。原来她并不是家境优越送去艺术学院的那一类艺术家,她那一边当电台DJ一边当酒店前台的分裂生活在事后听来甚至充满戏剧性。我同样理解她急于逃离原生家庭而闪婚。生病生意失败离婚独自带着俩娃回到老家照顾瘫痪的妈妈,打击接二连三的压来。于是她开始画画。感谢画画,只有画,不停画。她重生了自己。我真替她高兴啊!明天她就39岁了,她现在的男朋友也是艺术家,还是我老乡。


孙一圣,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讲话的风格有点轻松戏谑,很亲切像个邻家弟弟,他说自己没有遭遇过什么痛苦,过的很普通平淡。他把自己的过往讲的云淡风轻,但是闭上眼睛想象在北方的夜里在一座县城的水泥厂门口的椅子上整整坐一晚上的感受,就觉得浑身难受,好像被绑住了身体一样。何况还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我觉得他有一个特殊的能力,他可以站在远处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处境。上一次听谢丁分享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一点,不满足于现状的人能看到自己身在何处。而我们真正普通的人只能看到自己面前的一方寸而已。幸好,我听到了他们的话。孙(医生)突然变成孙老师,开始讲写作经验,要写第一印象,虽然跟今天的主题关系不大,但是对于我很有用。


涂涂,第一次知道他是看B站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他讲了自己儿时如何的听话,那时候用功学习考第一名是因为驯服,我又想起了我的朋友。我没想到他作为一名知名的出版人居然是没有毕业证的。但是那时候的他幸好有家庭的托住,书的世界给了他生命的养料。突然想起来其实我小时候也很爱看书的,也是可以看整整一下午不动地方的。这个火苗什么时候熄灭的呢?幸好30岁的时候我又猛然醒悟了。他介绍了一些乐府出的书,年初危机的时候我也买了许多。讲到A4李杰写的《童年美术馆》的时候我想起了早上跟娃生气,因为她没有按照我的计划先洗漱再玩ipad,因为我忽略了一个孩子的想要玩的急切心情。我突然意识到其实娃有时候的“不听话”只是扰乱了我的秩序感,并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危害,我要放下对秩序感的执念。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之外孩子也有自己的主体性,两个主体性是平等的。


王曦悦,抱着玩偶上台的行为艺术家,PPT中有一张照片里也抱着这玩偶。这是类似婴儿的安抚物吗?娃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也是背了两个月的她的美人鱼玩偶去幼儿园。 她的母亲爱的无微不至让人窒息,对喝水的量都要严格的控制。爱与控制会共生,控制是自私的爱,无私的爱是适可而止的支持。做一个合格的家长要随时准备好收回那只想要代劳和保护的手。又一次我看到朋友的影子,讲者是喜欢藏好自己的包获取安全感,朋友是住酒店过度的不安全感。有时候酒量好是因为掌握了酒精麻痹自己精神的能力吗?无能的母亲将自己的不幸归罪给孩子。王曦悦的朋友对她说的,她的经历有助于她的艺术创作,但又不希望她经历这些痛苦。我猜,其实是她们有作为艺术家的天生的敏感,才更容易受到心灵的伤害。这份敏感带来的伤害和艺术天赋是一体两面的。

天呐!写这个记录等于把下午的沉重又拾捡了起来,看来写完还得再听一会音乐疗愈下自己。“看到自己身上闪闪发光的地方。”PPT上这句话让我决定,下次跟朋友见面我们一定要互相夸一夸。


于闽梅,好可爱扎两个辫子的副教授。生命是每天的奥德赛,要找到生命的支点。抱有这样信念的话,即使不幸的生活好像更有抽离感了。母亲的慢慢去世,与母亲和解,她讲话的语速好快,恨不得在规定时间内把所有的感悟都与我们分享。我想起上野千鹤子的母亲去世了也没有和解,这也是一种选项吧。她讲小时候跟妈妈睡觉要伸脚摸到妈妈才能继续睡觉,这点跟我的娃一样,我觉得这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也许是缺乏安全感所以上小学两个多月了还不太适应。教授祝福大家既幸福又有力量。但这只是美好的祝愿,没有经历风雨很有可能不需要生长出力量。通过女性写作来找到真正的自我,母体和抚育者的身份自觉。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像今天的讲述者一样,通过音乐舞蹈绘画文字等,能将自我的内心表达出来的方式,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一门生命功课。


感谢书馆最后安排了绿叶红花的音乐,一下午揪起的心脏得到了舒缓。那句“一起走很远的路就成了家人。”又戳破了我的泪腺。然而又一次可惜我的朋友没看到她喜欢的小提琴演奏。小提琴太悲凉了像极了我们的人生。但是不管是在边缘还是在暗处,我们仍愿意相信光。

音乐太美好了,感谢这世界有音乐。突然想起了我落灰的尤克里里。

在麓湖水上剧场看过的那些Live历历在目。活着多好。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王小贝   2023-11-19 00:18:56

    相信光,并去成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