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在一次团体的活动中,得到好几位成员的认可和夸奖,其他人认可自己的表达,成员们觉得很到位、很受用。其中有人引发嫉妒羡慕,特别邀请金对自己的也有同样的表达。这样的互动引发小金一些感慨,觉得这样被认可、被看到有些不适应,甚至有些尴尬。团体里的自己当时是不知如何回应大家的,只是略带尴尬或者是不太确信得笑笑。现在想起来,那个笑容确实显得很勉强。
这样的一段体验,引发小金的思考,联想到生活中的自己,时常处在不能应对各种关系的变化中,特别是经常要对自己的生活做各种各样的计划,一个出游会让自己更加劳累、操心,就准备工作都可以让自己焦虑到上火的程度,出游的好心情被湮灭,顾此失彼。还有越是计划的完善,被打断的机会层出不穷,被现实的复杂性无数次挫败,不高兴、气愤的情绪一波接一波。总想不被打扰,总是被打扰;总想怕麻烦,总是被麻烦;所以自己陷入了无穷无尽的应对生活、工作的策略中。
对于在团体里体验到的好的感受,早就失去了知觉。所以在各种关系中,也就无法或者是不会表达或者回应自己好的感受,要么就是给关系画上句号,没有应对夸奖、赞同和喜欢的能力。要么就是逃之夭夭或尴尬地手足无措。为了应对生活中的“麻烦”,小金一直努力学习,学习各种应对技巧和各种策略,到头来还是遇到问题回到原点。
种种迹象,到底是什么让小金成为现在的样子。当然离不开她生活的家庭,特别是和妈妈相处的模式。妈妈给了小金太多的限制和打压,使得小金总是不能有自己的真实表达,不能讲出真实的心声,体验不到美好、快乐的感受,被不停的努力,努力成为十全十美、优秀的人这样的目标所捆绑。小金活得好累、好辛苦。
团体里的体验唤醒了小金的过往,也开启了她的现在。她慢慢找回一些感受,学习真实地表达自己,渐渐地和其他成员发展关系,参与互动,表达自己也回应他人。自己终于可以掌控并调整生活,学习给自己松绑、减压。在上班的路上,可以改变行程路线,挑战不同;在工作中可以创造性的完成任务,不再与权威对抗,给自己多一点时间,享受环境带给自己好的感受。心念的转变,生活、工作的关系变了,自己的心境变了,罩着阴霾的世界也随之变了。
小金找回自己,重新开始成为“心”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