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煊

2023-11-21  23:20

43 0 956

咨询室的日常

机构让我明天去为社区的老年人做心理辅导工作。同时让几个大学生跟拍纪录片,题目是咨询室的日常。还说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完成作业。这个要求被我拒绝了。我是一名咨询师,去社区为老年人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工作对象是老年人,老年人的生活需要介入跟心理相关的服务,这是个新鲜事也是个好事,更是个挑战。我们的工作是助人工作,身边带着几个大学生,以拍视频完成自己的作业为由,这样的行为,我觉得怪怪的。觉得助人的工作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这个拍摄像是以工作机构为中心,想要美化机构,迅速提升机构的名声和社会地位,所以觉得本末倒置了。我受聘于这个机构,所以觉得机构的行为方式很官僚也很自我为中心。如果放到社会里来看,各个组织部门都是在为自己包装形象,美化自己好的一面,展现自己为社会尽职尽责服务的一面,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心理服务机构来说,为了生存,将自己的形象打造好,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光顾,这部分是不容置疑的。可理解的同时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我没有多想便拒绝了他们。


拒绝之后,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也许是我太较真了。大学生的视频拍摄其实也没什么,只是展现我们工作的一角,或许是个好事。看看真正为老年人服务的样貌,也许是个好的宣传机会呢。这样的一个思考,像是左右为难。细想想我心理的哪个部分阻碍了我的选择和判断呢!


今天机构负责人对我的一个要求让我产生反感。一方面在使用我,一方面又对我有不信任感。主要是害怕咨询师私下对接来访者,导致机构失控,造成赔钱。这样的提醒激发我的敏感,不被信任的感觉冒出来,感觉很是不爽。本来是个提醒却变成了质疑。所以我有了开始的那个拒绝。


咨询师这个职业是助人的一份工作,是被来访者使用的“工具”。看起来咨询师的光环显而易见,其实那个光环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负担。有时社会也会对咨询师过于夸大,在这个时代,疾病特别是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在上升,需要心理咨询疏导的群体在增大,所以对咨询师报以很高的期待,与此同时,咨询师也会夸大自己的作用。造成很多视角放到咨询师的身上,这个无名的压力会导致工作的变形。其实咨询师有些方面也是弱势群体之一,也需要被尊重和保护的。


我们被机构使用,更要被机构尊重和信任。特别是当被助人者的意愿和期待无限放大时,咨询师只能有限地工作。咨询师一方面要照见自己的真心,另一方面也要照见助人时的真心。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