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逃避一段关系,小伟选择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畅游,说是应对压力的方式。从结果来看,实际上是一种逃避责任,在幻想世界里体验追求极致自由的一种回避行为。将自由与责任分离,虽然取得了看起来的一种“成功感”(暂时的舒缓),但是随之留下来的心理上的阴影,虽看起来不明显,但是内在心理都会通过焦虑、抑郁或者是愤怒和罪疚感呈现出来。
小伟是在妈妈爱的控制下长大,随着自己长大成人,一边享受着作为儿子角色被照顾的温暖,一边寻找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自由和快乐(这是一个人成长中的本能)。青少年时找寻自由通过玩游戏是一个方便的渠道。一方面让自己冲破家庭限制,另一方面可以体验到快乐。长大后进入社会中,小伟发现社会需要很多责任和能动性,而自己所要的自由是无法被很好满足的。于是进入到游戏的世界才能让自己松口气。在不知不觉中游戏成为小伟放松并快乐的伙伴。人和游戏的关系是单一的、纯粹的。自己不再会为处理更多复杂的关系而烦恼,同时也不会体验更多的情绪情感,只要快乐轻松就足够了。
小伟的生活在悄无生息中发生了诸多的变化。一方面持续成为被妈妈照顾的好儿子,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游戏世界中找到只有自己能够体验到的快乐,这可能就是人生的幸福。生活的列车开始驶入一条不明晰的道路上来,直到有一天,发生脱轨的现象为止。小伟因为网路游戏打赏失去所有积蓄,还有家庭和孩子,巨额的债务使得这个时候的小伟陷入了愧疚和迷茫。
这是一种“自杀”性质的游戏方式,也是一种失去自体感的存在的虚无,小伟在幻想的世界里丧失主观能动性,一个不存在的主体是无法拥有自由意志的,只有机械地来应对生活和行动。
小伟也很奇怪自己是如何成为现在的样子的,当然与他生长环境和家庭亲子关系有着直接的关联,偏执的理念和极端的行为也是在实施一种抗拒,失控就是对控制的一种防御,可惜这种防御不是建设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