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石门》得了金马奖最佳影片,今天找来看,整体来说感觉获得最佳有点不至于,个人评分7/10。
这个片子讲的是一个20岁湖南女孩意外怀孕,同时自家小诊所接待分娩时婴儿死亡,要给这家人赔偿50万,于是这个女孩跟家人决定生下这个孩子赔给这家人,以抵消金钱损失。
这个片子有所有艺术片的共同点——缓慢、真实,像看身边熟悉的人直播自己的生活。要说我看到了什么,稍微总结一下吧:
1.男性凝视。全篇出现的几个男人,女主的男朋友、女主爸爸、西装店老板、取卵的客户,这些人里的每一个,都爹味十足,喜欢说教、喜欢让女性“展示自己”,喜欢扮演给女性机会的“金主爸爸”,反正就是很让人讨厌。女主在他们面前总感觉愣愣的,但当自己做事情,明明是一个很机灵又勤奋的人。
2.城市普通人。中国人会有一种“省城骄傲”,一般来说,出生在省城的人都会有一种优越感,别人也会多少觉得羡慕ta。但是其实,人跟人又能有多少区别,都是努力谋生罢了。比如女主是生长在长沙的女孩子,家里开诊所,感觉条件挺好,但她只考上了一个技校,家里诊所门可罗雀,妈妈为了挣钱搞微商……
3.女性生育的艰难。女主意外怀孕,又因为无奈的原因要生下孩子,她从瘦弱的女孩子一点点变成笨重的孕妇,频繁胎动、肚子大到翻身艰难,一整晚难以入睡,这些真的好真实,也是我正在经历的,并且要跨越生产的疼痛和产后的各种问题。
4.利用女性生育能力的灰色产业。“取卵”成了年轻女孩挣钱手段,年龄身高体重专业……统统变成了客户挑选的要素,她们被圈养在小区房子里,被要求早睡早起、每天喝四五瓶廉价的纯牛奶。这是电影里的情节,但也确实在很多城市的很多地方悄悄蔓延着。
我还没搞明白这个电影为什么要叫《石门》,但我想它要表达的应该是女性的困境吧,或者说是普通人的困境,面对意外,面对自己的平凡,面对无法预知的社会变动……就这样活着,努力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