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究竟从哪里来,这应该不是问题,目标直接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教材要求、
学情、课时与资源等而确定的。
同样的内容,由于课时的长短或资源的差异,目标的难度与广度是不一样的。
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心理准备与知识储备制约着目标的高低与宽度。
遗憾的是,对有些老师而言,学生是“熟悉的陌生人”。
有些教材的单元导语中有比较明确的目标要求的,有些教材没有。老师应该去研
读教材,寻找、提炼或明晰教材编写者的目标要求。
当然,对目标确定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国家课程标准。新课标不像旧课标,只有课
程目标与内容标准(要求),老师要教某个知识点,就按这个知识点去找课标的要求,
然后将其具体化为课堂学习目标即可。现在的课标是素养导向的“目标一族”,单是
目标就有四个概念:核心素养、课程/学段目标、学业质量标准、内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