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攀枝花出差,核心工作是拍摄一段围绕城市新坐标东华山城市之眼的宣传视频。
视频需要有作为旁白的文案,想着既然参与了前期筹备,也更了解甲方需求,就决定自己来完成这个文案工作。
一直坚持的观点是,不管怎样的职务,一个人总归得要有自己擅长的能力。并且这份能力不能因为岗位的转变,职务的提高而丢掉。既然是强调内容重要性的创意工作,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内容能力。日常工作大多花在了对接商务、负责策略,可还是要求自己,要写文案,要收集优秀的案例。
在乎什么,就将什么做好,这样别人才会知道你的在乎。亲身示范远远好过三令五申。
以下是今天完成的文案作业:
在城市穿行越久,就越想往城的高处去。
去找到城市的“眼”,去感受山上的风,头顶的云,和连细胞都大口呼吸的舒适畅快。
在成都,在龙泉山丹景台,眺望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包容文化”,让更多元的生活在此发生。
在攀枝花,在东华山城市之眼,俯望阳光中生长的花城,“自然与城市”的交织,造就了这座城的独特风景。
花有花蕊,花城有“眼”。透过它,城市一览无遗,城市的生活纤毫毕现。
这里的阳光,会关照每一处公园,满足每一次准备好的,或是突发的晒太阳行动。
这里的公园,会容纳每一种生活方式,不管是跃动的,还是舒缓的。
这里长大的孩子,知道每颗树的名字,熟悉每种果的甜蜜,与自然有着天生的亲密感。
这里的生活,始终带着旅行的那股惬意,每段时光都是自然与浪漫主义的叠加。
“粉色冬日”是钢铁之城的反差风景。老房子与高楼错落相拥。
旧在这里不是贬义词,而是代表着历史与荣光。
半山上的咖啡店,拥有城市的最佳观景位,享受美味的同时,还享有橘子色的日落与绵延不断的山色。
花城的浪漫,来自不同时空的留印,来自冬日温暖如春的气候,更源自不同生活方式的交织。在这里,不必打卡,不必赶路,走过的每条街道,都有它的故事与精彩。相遇的每个人,或许拥有不同的举止、口音与表达方式,可他们身上都传递出暖意,带你感受,这座暖暖的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