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兮

2023-11-29  17:16

128 0 560

散记2篇

今日参加了一个年级的质量分析会,当时提出了几点想法:

1.在“精准”上花功夫。这个“精准”需从质量分析得来,比如从阅读题中发现学生阅读能力不行,需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那么阅读什么内容,什么时间阅读,阅读如何评价,若设计的哪些阅读任务完成了,整册的阅读评估就有了保障?

其次,提到“学生的基础不好”,生字词这些基础内容能否做一个大汇总,这些内容如何分批分次过关?过不了的学生又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再者,根据学生的能力如何进行分层辅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和中等生用什么样的作业进行精准辅导?教师是否对学生做到了心中有数?


2.如何做到学科均衡?一是针对后进生,很多几乎是每一门功课都不好,很多老师就会抢着来辅导,各学科老师之间如何做到合理安排?这些学生的预期目标如何制定才是科学的,后期又如何达成呢?二是针对班级,个别班级的学科之间差距较大,优势学科和劣势学科之间的差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解决呢?


3.后期的学习进度怎么安排?能否细化到每一周,每一天?


这些问题似乎没有完全解决。


刚刚认真学习了一份教案,进行了简评:

1.评价标准由师生共同制定,是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任务。

2.在学习过程当中达到教学评一致性,为:提出表现性任务“设计徽章”➡探讨和制定徽章设计标准➡小组合作制作徽章➡评价徽章。

3.开展了体育+美术的一个跨学科微项目化学习。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