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文学回忆录我认定木心是个长辈,是一盏明灯。离我很近的那种人,可以用过来人的经验退出来跟你谈生活,又像所有行业的导师。在这里不能停的太久,正像父亲说的:孩子未来还得靠你自己。
和木心未相遇之前,也在用心的阅读,但很乱,就像无方向航行于海,目的不明确,全靠风的力量,吹到哪里算哪里,有时还恐惧茫茫无穷尽的未知。经过木心的梳理,我觉得有些事情凭自己可以完成,“现实”也没那么可怕,而且能清楚的知道“轻,重,缓,急”。
歌德和尼采都承认写作就像砍伐大树,过程一斧一斧,天才是迷信。
现在欠缺的阅读原典,大量的读。写不出来多数是由于涉猎局仄,思想不够宽泛,“想象”总脱离不了过往的经验。在写作的路上还缺一位可以谈心的“朋友”,这位朋友特别,而且重要,在世俗世界不好找到。他活在艺术的世界,常常会影响到写作的三观,也会熏染我的风格,一直到我最终变成自己。木心不是,虽然他对我的写作帮助很大,但那是类似于舅舅型的,偶尔串串门是可以的。
我还在找这位“朋友”,我相信神的善意,转来转去,一定能碰到。就像每次迷茫后过后都会出现新的惊喜。
要“完成”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概得穿越到春秋战国,环游西方世界。比起现实的乏味,我更喜欢这趟孤独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