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到幸福,总是想到许多典故,比如一些哲学家对人的生活的丰富解读
我以为幸福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换句话说,幸福就是生活的体验,从这个前提出发,可以推导出每个人的生活是否算是幸福的,就拿家庭来说,因为家庭生活是许多人的生活的一部分 只有少数人是没有家庭生活的,比如孤儿之类的人群,独居的人群 但是今天我不是来谈这类人群的 ……
大部分人的家庭中,要想幸福,首先得承认孔夫子的话,孝敬父母之类的 三十而立等等,倘若一个人30还没有所成就(父母满意的成就)。那么他在怎么感觉到幸福,那也是不行的,因为这违背了孝的宗旨 。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也。不过我倒是觉得,生命的长河中父母的角色往往是牺牲者,而不是孩子命运的掌握者 只要是牺牲者,过多的让下一辈人也来陪你牺牲---我想这对与生命的延续是没有好处的,我们的家庭观念里没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如果过多在乎父母的意愿,其实有没有子嗣都不重要了,因为只要父母高兴随时可以牺牲掉下一代的 ,这样一来角色就替换了,父母反倒是成了被抚养者 孩子成了牺牲者,那么父母的伟大就变成了以牺牲自己的孩子为荣了,但凡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人都知道,这是错位的价值观念,至少在狮子的世界里 母狮子为了保护小狮子而牺牲是伟大的,而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观念里,为什么变成了孩子愿意为父母牺牲被视为伟大呢,我更愿意称其为悲剧而不是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