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节,老友相邀,三个有着三十年友谊的女生去了文殊坊的小巷子里围炉煮茶。
上午阴阴的天气到了下午居然有了和煦的春风灿烂的春光。喝茶,烤红薯土豆花生,烤黄粑。边吃边聊,从工作到生活,从孩子到家庭。率性自在,好不惬意。
俩老友,都有家人和日本有缘。一位女伴家的老大哥,九十年代曾经去日本留学,学习带工作,呆了九年回国;另一女伴的儿子,十七岁只身赴日本求学,从语言学校到学心理学的大学校园,已经在日本生活了五六年。
从聊天中明显感知,日本生活求学工作的经历,对两位一老一小的男生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影响巨大。一位从九十年代影响到现在,一位浸在其中正在改变。
“总之啊”,正在日本求学的男孩妈妈说:“儿子经历了高中的跌宕,现在性格变得平和,情绪特别稳定。大环境和他学的专业的影响,不仅他自己改变大,还影响了我和他爸爸。我们仨现在都比以前情绪稳定多了。”
“比如”,男孩妈妈说:“儿子现在电话里最爱说‘老妈,你的认知不是我的认知。不要把你的认知强加给我。我同意你的认知,是因为你是我妈妈,我将就你。
我用我的认知完成我认知中应该做的事情,至于其他人的看法,是他的认知。
我们不互相强加认知,这样大家都过得舒服。
当你能发现你的问题,已经很不容易了,比别人进步很大。如果有些话记不住,那你就拼命背,记忆、训练、重复。时间久了,就会养成这个习惯。’”
男孩妈妈还举了一个孩子的例子,是前段时间在开车差点“路怒症”发作时,孩子舅舅讲给她听到的。
去年底孩子放假回国治疗牙齿。有次同舅舅出门,舅舅开车。进一个露天停车场时舅舅只顾左右张望找停车位,没注意挡住了旁边一辆正在进场的汽车。
正在打方向盘的舅舅赶紧道歉。对方依然生气,言语上有些不依不饶。“我又不是故意的”,面对对方的不客气回应,舅舅的语气也不友好起来。
舅舅和对方司机还在言语逐渐火爆间,只见侄儿已经开门下车,来到对方司机车窗前真诚致歉:“对不起,先生……”
男孩妈妈继续分享:”我弟说‘姐,你看一个二十三岁的男生,能主动下车给别人道歉,我们两个四十几岁五十岁的人还冒什么火呢?’”
“儿子十七岁去国,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是这五年形成的。我们家庭的影响实际很少。”最后,男孩妈妈总结到。
另一位老友听了男孩的故事,也分享了一个她家的“早饭事件”。
老友家老大哥在大学教书,一周只去学校两次。老友是天天打卡的上班族。上班族得每天早起准点出门,教书的人除了去学校上课,其余时间都可以睡舒服懒觉。
老友心疼老大哥,每天早晨出门前总是见缝插针把老大哥的早餐准备好放在蒸锅里。
结果,因为给老大哥准备早餐,朋友却被老大哥很严肃地上了一课:
“你这是情感绑架。你以你的认知来理解早餐。
你早上上班,忙。你不用做早饭,舒舒服服轻轻松松去上班。这样我也可以舒舒服服睡个懒觉。
你给我做了早饭,给我带来心理负担。不吃,有些辜负你的好心。如要吃,我还想睡懒觉,怎么办?
你这是把你的认知,强加给我。比如你认为人多,很热闹。而我却认为人多,我很不舒服。
……”
听了一老一小关于“认知”的理解和表达,听的人陷入了沉思:不同的认知,真的会带来不同的思考维度。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关心?什么是真正的爱?
2023.3.8

下午,没想到少年与少年特意送花到围炉煮茶处。三位妈妈,美美地一人一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