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的数学专题短期班一共有四个专题课加两次真题讲座,我们提前预习把题目做一下,一来会做的心里有底,二来不会的也可以熟悉题型,等老师讲解时听的更有针对性。
第一个专题已经过完了,问题不大,大宝经过点拨也没啥问题了。马上到了第二专题,一开始是行程问题,大宝经过点拨很快理解了。然后就是年龄问题,核心点在于“年龄差不变”,既你长我也长,这句话看似好理解。

一看到这种题目,大人的思维方式就是设XY两个变量,然后列式子解二元一次方程。小孩懂不懂?小孩目前没有学过二元一次方程,但是他们学过符号计算,例如△-■=一个数。△+■=另一个数,然后分别求出△和■。
我好奇的是,粗看分析,里面没设两个变量,看解题过程似乎特别容易,可是细读第一句话就绊住我了——“假设大象和狮子年龄差是一份量,狮子现在的年龄是一份量加4”。是由题目这句“大象对狮子说,当我是你现在的年龄时,你才4岁”,推断出来的。
但我脑子转不过来,理解不了。赶紧叫爸爸过来看,爸爸非常自信的边吆喝边走过来“哪个题,哪个题,让我来看看,笔和纸!”
于是我就见他毫不犹豫的在草稿纸上写了:大象冒号A,狮子冒号B,我说你不用二元一次方程的方法,看人家的分析能不能看懂。他说让我先用我自己的方法捋一下,行吧,捋一下就捋一下。
也捋了有一会了,题目一会是大象在狮子的年龄,怎样怎样,一会是狮子在大象的年龄,怎样怎样。终于爸爸做出来了,接着看题目分析,也是读到第一句卡壳了,抓耳挠腮。
这时大宝忙完她手头的作业,我就问她怎么理解的,大宝说非常好理解呀,然后复述了那个分析的第一句话,等于没说。
大宝接着说学习机可以扫题,我是听学习机上的讲解听懂的。
——那学习机是怎么讲的呢?
大宝说跟这个分析是一样的。
——那还是听不懂……
不过我可以用画图的方式来讲。
——是吗,太好了,你讲讲看?
大宝说,这个画图方式,就是你讲行程问题时的灵感。大象和狮子的年龄差是不变的,像不像两个速度相同的小车,相隔了多少米,在一条公路上同时跑,他们相隔的距离是不变的,就像他们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妙哉,妙哉!听大宝这么一类比,顿时茅塞顿开。
大象比狮子的年龄大,初始就是大象领先与狮子。当大象折回狮子的“年龄地点”时,狮子就倒退了一个“年龄差”,当狮子跑到大象的“地点”时,大象也要前进一个“年龄差”。
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分析过程的话了。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宝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