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试
力量测试:10次椅子起坐动作
35岁以下 男10s女12s
35-55 男13s女15s
55+ 男18s女19s
心肺功能测试:心率 台阶上上下下3min
35岁以下
男105-女110-
110-/115-
115-/120-
(2)走路
3次10分钟,健步走,中等强度。
(与其每天想方设法走一万步,不如每天抽三个十分钟快走,速度保持在能说话不能唱歌的活动量,更容易实行)
(3)HIIT
20s内尽可能快的踩单车,每周3次,每次40s。
高强度间歇性运动(HIIT)很好,但是做之前要检查身体状况允许。
在家也能做HIIT,每周3次,每次5分钟,慢跑热身,开合跳1min,深蹲1min(不要蹲太低,膝盖不能超过脚趾,重心放在脚踝重点),原地快跑1min,深蹲1min,开合跳1min。
每周三次。
(4)力量训练
训练重量的选择:大重量做到力竭和小重量做到力竭效果没差,但是大重量用的时间更短。
如果不用哑铃,可以深蹲和俯卧撑,每周两次到精疲力尽。
(5)损伤
跑步对膝盖伤害,总体情况没有走路大,因为走路脚接触地面面积更大,时间更长。
前提:一般体重的人,跑步时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在人体适应范围(从远古时代人类就适应跑步)。重要的是循序渐进的开始,慢慢加大强度。
弹幕观点:前提是正确的姿势、良好的环境。
延伸观点:跑步产生的规律性压力,可以重复压缩和释放软骨,加快循环,对关节有益。
(6)愉悦
跑步带来积极的兴奋感。不同于传统认为运动会产生内啡肽,有研究表明,运动会产生“内生性大麻素”使人愉悦(程度有异,在身体安全范围内)。身体对锻炼似乎有一个奖励机制。
(7)对大脑的影响
舞蹈:一种特别的运动,对大脑特别有益。能提高人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等。
主持人小结:
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考虑选择“强度”这个途径,比如健步走,一些HIIT,或者一些举重训练等。也许不会爱上运动,至少知道如何适当的锻炼,如何以最小的努力得到最大的效益。
——来源:B站 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