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命题】幸福就在一转念间
我们常常认为有美好的时刻才值得欢庆。昨晚听一位印度老师说她们那里的故事,当有一家人的房子垮了,妻子和儿子都抱怨为什么这么倒霉,然而这家男主人则买了糖果糕点请邻居和朋友分享。他说这是值得欢庆的时刻,妻子和儿子都安然无恙,房子虽然垮了还可以重建,这难道不值得欢庆吗?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无常,心态决定人生。想听听你的看法,请围绕“生命的欢庆”主题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两个人行走在沙漠中,而行囊中只剩下半瓶水。乐观者说:“真好,还有半瓶水。”悲观者者说:“完了,只有半瓶水了。”
有人说要像乐观者那样保持积极的态度,看到事物好的方面,这样生活就会变得美好。也有人说要像悲观者那样看到问题的严重性,未雨绸缪,为危机做好预案。听上去都有道理。在生活中,似乎有更多人支持后者,他们认为有备无患。这可能跟我们一直以来宣传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有关。认为一切危机都是可以预备的,所有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看到问题就是积极主动,悲观就是乐观。
但事实一再证明,人所能准备的太有限了,看到问题却不能解决问题,即使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可能背后是更大的问题。那么,最好的态度可能是接受问题的存在,打破无休止的内卷。过去认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现在认为只要肯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改变吃苦的态度,只吃能吃的,对难以下咽的存而不论。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如果人生不能穷尽世上的知识,是不是莫大的遗憾呢?如果是的话,那有限的人生注定只是一场遗憾。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这样追求完美算是有追求吗?不得而知,但注定是个悲剧人物。从某种角度来讲,追求完美不过是贪婪人性的表现罢了。难道不应该感谢人生在世有鲥鱼之鲜美,有海棠之清雅,有红楼之八十回吗?毕竟也没有人能改变鲥鱼的身体结构,也没有人能改善海棠的性格特点,也没有人续出完美红楼。一转念间,幸福满满。
西方历史上公认的伟大人物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自幼便雄心勃勃,作为太子看着父亲腓力二世东征西讨,心里十分焦急,生怕父亲把天下都征服完了,自己将来无事可做。等到他登基为王时便开始疯狂开疆拓土,占领埃及,攻克波斯,一路势如破竹,而征服的欲火并没有因为征服而冷静,反而越烧越旺。直到在中亚遭到栗特人的激烈抵抗,进而在南征印度时军队哗变,才不得不西撤。不久之后,年仅三十三岁的亚历山大病逝,(也有人说是被谋杀的)以悲剧收场。
有人替压力山大遗憾,天不假年,未能一统欧亚非。我倒觉得上天太过偏爱他了,让他止步中亚,及时病逝,未尝败绩。假如他继续向东,穿过西域将会遇到刚刚车裂商鞅的秦惠文王,文有张仪,武有樗里疾、司马错,大可较量一下。对于远道而来的马其顿人来说,老天让他们遇到在血与火中淬炼了三百年的老秦人,是不是太过残酷了?
亚历山大去世两百多年后,公元前53年古罗马东征安息,英勇的古罗马第一军团神秘失踪。直到两千年后,考古学家在甘肃古罗马村发现了这只军团的后裔。原来第一军团被大汉西域都护府的甘延寿、陈汤俘虏被迁居甘肃。古罗马帝国早已消失了千年,而古罗马人的基因还像活化石一样保留在中国西北的村寨里,这些人比今天的罗马人更加罗马。
世上哪有什么遗憾?凡事都需回头看,不过是幸运的另一面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