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路过学校的种植园,看见前几天还生长茂盛的萝卜,叶子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霜。关于萝卜,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
小时候,最害怕吃的东西就是萝卜,尤其是炒萝卜,唯恐避之不及。之所以害怕,和我奶奶有关系。那时候,村中有个砖瓦窑,请了外地的师傅做技术活,我奶奶负责给师傅做饭。有天下午,我和小伙伴们疯玩到天黑,想起作业还没来得及写,回家怕妈妈骂,于是去找我的救星--奶奶。奶奶刚蒸出一锅热馒头,正在炒萝卜丝。我站在旁边,哼哼唧唧,催着她和我一起回家,奶奶以为我饿了,就用热馒头,夹上炒好的萝卜丝让我吃。回家后作业写没写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那晚我难过了一夜,食后受凉,发烧,从此,闻见萝卜味就想吐,再也不吃萝卜了。
妈妈为了让我吃萝卜,想尽了各种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吃着萝卜喝着茶,气的大夫满街爬”;生吃、蒸煮、做菜,萝卜饺子、萝卜丸子,变着花样做,我依然不吃萝卜。烩菜中,哪怕小小的一块萝卜,我都会拣出来,偷偷扔掉。
开始吃萝卜,缘于女儿。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饮食习惯受父母的影响也很大。有次老公做饭,萝卜炖排骨,吃饭时我又把萝卜挑出来放到了一边。女儿看样学样,也不吃萝卜。为了让女儿吃,我硬着头皮尝了一块,没有记忆中的“苦”味,不难吃。后来,每次饭中有萝卜,我都先吃,女儿看我吃,她也吃。慢慢,我娘俩爱上了萝卜的味道。冬季,一碗玉米羹,凉拌萝卜丝,清爽可口;周末,全家一起包萝卜猪肉饺子,炸萝卜虾米丸子,有滋有味,其乐融融。
种植园里的萝卜,到了收获的季节,叶子经受过风霜,吃不成了,埋在土地中的萝卜,其貌不扬,营养价值却很高,正是吃得好时节。 回想起来,小时候不吃萝卜,是因为上顿下顿吃萝卜,没有其他菜可吃,肉更难见到。现在,鸡鸭鱼肉已不稀奇,吃顿萝卜,助消化,开胃。这个周末,去菜市场买些“小人参”、蘑菇等菜,全家围炉吃火锅,感受一下寒冷冬日里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