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京而言,全国有几百个郯城,每一个都有自己定义的危机,每一个都需要据以评估。1668年的地震过了好几个礼拜,户部的官员才来检视地震在山东中部造成的灾情,赋税减免则花了十八个月才获核可。户部的最后决定是,像这样的地震应视同严重的干旱或洪水,当地居民因此得到一年百分之三十的赋税减免,这项减免并扩及到那些已经摊付今年一部分税收的居民。鉴于本区伤亡人数的惨重,户部也建议将郯城预估的徭役总人数减少四百人。然而,郯城的地方官却不认为这是宽惠之举,因为根据他们估计,地震死亡人数中大约有一千五百位在赋役册上登记为应服徭役的壮丁。因此政府的决定意味着地方当局得另行找出一千一百位先前未登记的男性,将他们列入强迫劳动的名册中。】
读这本书,就是在读国人的苦难史,经常需要缓一缓才能读下去。
说《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我看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才是魔幻现实主义,突然理解了《活着》的魅力,这就是老中人,面对所有的苦难都是默默承受,福贵的儿子死了,他不能追究。
政府统计人口,女人是不作数的,服徭役的男子才是人。遭遇了蝗灾、造反人和土匪的烧杀抢掠、地震,总算有人来视察了,来视察过郯县惨状后得出的结论是:纵然人口锐减,你们还要服徭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