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朵云停在屋顶
它不愿意离去
留下一颗颗珍珠
欢愉了奔跑的孩子
如果炎热让你厌倦
请到雨里走一走
听听雨打芭蕉
让心事全部湿透
走一走下雨天
孩子会长大
故事会结尾
烦扰总会随风而散
图片是前几日小雨中游恭王府,和珅家的后花园一景:湖心亭。
抓住转瞬即逝的灵感:
你喜欢听雨吗?
我很喜欢。在雨中,人内心可以安静,雨点打在不同的地方,声音各有不同。聆听天籁,总会让人有一种安静从容的幸福感。
下面这篇是我自己写过的《听雨》,直到现在仍然觉得很喜欢。
“听,雨的声音”,每到下雨的时候,我总喜欢带着孩子去听雨。
如果雨不大,我就带着他,走到蒙蒙细雨中,伸出他的小手,感受那一丝丝清凉的感觉。去草地听,去树下听,去屋檐下听,“沙沙”“滴滴答答”,那是大自然的最温柔的演奏!
小池边,我们不仅听雨,还可以看雨。一个圈圈,又一个圈圈,泛起的涟漪此起彼伏,孩子调皮的数着圈圈,“一个,两个,五个,八个”,他被自己无厘头的数法逗乐了,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此刻的听雨,充满童趣。
那一日,夜半醒来,正好听到落雨的声音。迷迷糊糊间,感到外面有略显嘈杂的“沙沙”的声音,声音不大,但是可以判断出肯定下雨了。起床去关窗,顺便轻撩窗帘看看外面,路灯下的小路,蜿蜒光亮,雨水带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深吸一口气,继续躺下,听着因窗户关住而隔绝的更小的雨声,思绪却回到了二十多年前。
也是一个七月天,正好中考的日子,每逢考试总要下雨好像是个魔咒。因为家里离考点路程远,半夜熟睡中似乎听到电闪雷鸣,本能的担心会不会耽误明天考试,于是忍不住喊问父母:是不是下雨了?父母一定感到了我的担心,急忙回答:“没有,睡吧。”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顷刻酣睡。等到第二天醒来,父亲骑着摩托车载着我去考试,躲在父亲宽大的臂膀后,看到一路泥泞,才知道父母为了让我睡个安稳觉,不得不说了没有下雨的谎言。那时的雨声,藏着父母深深的关爱啊!
宋朝词人蒋捷有一首很有名的词作《虞美人 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以听雨为媒,跨越人生三个时光,词人一生的颠沛流离和家国情怀尽在其中。
想着想着,睡意渐淡,听着雨声,又想到了今夏因为暴雨而家园被毁的人们,也许今后再动人的雨声于他们都是这场噩梦的提醒。此刻,我们可以安卧,这最简单的衣食住行于他们或许还是期望。灾难提醒我们,从来没有岁月静好,但风雨无情人有情,再大的灾难都得迎头面对。忍不住暗暗祈祷,愿我们的生活平静一些,愿我们的家国都安稳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