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

2024-07-05  23:31

468 3 3278

这个夏天,奶奶和我们永别

image


        奶奶走了,在夏至刚过后的一天早晨,终年95岁,无疾而终,安然离去。


       那天早晨八点刚过,保姆阿姨打来电话,第一句话就是“你奶奶走了”,听到这五个字时,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后背一阵阵发凉。虽然明白这一天终究会到来,却没想到奶奶会走的这么突然。前一天晚上我们去看望奶奶时,她蜷缩着身体躺在床上睡觉,看起来脸色苍白稍微有一点气喘。保姆阿姨告诉我们,这两天胃口不好吃不进去饭,怕是有问题。我还不太相信,按平时这些小毛病都是吃点药,睡上一觉就又好起来了。然而,她老人家这次终究没能扛过去,直接去和爷爷团聚了。


        奶奶不是我的亲奶奶,是我婆婆的婆婆,我是她的孙媳妇。和奶奶的相处始于2001年我订婚的时候,算来也有23年的时间了。第一次见奶奶,也是在爷爷奶奶一直单独住的这座大房子里,我看到的是一个满头银发,面目慈祥,一说话就满脸笑容、乐呵呵的老太太。奶奶皮肤细白,面容很有福相,说话有条不紊,她拉着我的手说东说西,言语中时常带着很时兴的词语,满心满眼都是对我的喜欢。那时候奶奶还可以自己下厨,热情招待我之后,她还不忘记临走时塞给我一张面额最大的红包。奶奶的关怀和疼爱让我倍感温暖,体会到当一个孙媳妇的幸福,一时间想起了《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进贾府见到的老太太。奶奶的身上有着她那个年龄老人很少见的智慧和气质。


        在我婚后的这些年里,我们经常去看望爷爷奶奶,带给他们喜欢吃的东西和日用品,及时给他们处理水、电、电视这些偶尔出现的故障,带他们去看病、理发,总之他们的任何需求都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保证他们的生活舒适安逸。爷爷奶奶过生日时,我们会提着蛋糕,带着孩子们去陪他们。豆和茸都非常喜欢他们的老奶奶,我会用手机记录下孩子们和老爷老奶在一起时的场景,看到老的小的开心的笑容,我会有发自内心的幸福涌起,白发垂髫,怡然自乐,团圆和睦,安享天伦,这大概是人间最美好的场景了吧。奶奶总是给姑姑们夸我,每次奶奶见到我时,她会将我的名字拉长了喊,“聪--、聪--”这种不带姓只喊名的亲呢称呼,这世间独有奶奶一人。


        奶奶非常节俭,什么东西在她的眼里都是宝贝,用过的东西都可以重复再使用。比如她用洗菜的水洗碗,洗碗的水再冲马桶。家里吃完药的瓶瓶罐罐能堆成小山。儿女孙子们给她买的新衣服总是舍不得穿,总是穿着旧的大襟子袄和老式子裤。这大概是旧社会过来的老人们的通病。茸爷爷说,以前奶奶一到过时节,就说自己肚子不舒服,实际上是为了节省下锅里的好吃的,留给爷爷和子女们吃。到了八十多岁,奶奶精神状态不好的时候,我们给老两口雇保姆,她千方百计把保姆撵走,原因是怕花钱。最后大家只好哄她,这是政府给高龄老人派来的免费工作人员,她这才欣然接受。


        奶奶善良而懂得感恩。奶奶说她年轻时身体不好,经常和她的母亲,我们的老外婆,去钟楼洞旁的我外公家里看病,以后几十年,奶奶一直在用我外公开的方子配丸药吃。奶奶时常念叨,要不是张老先生的药,她哪能活到现在。有一次奶奶和我又聊起外公,她问起我舅舅姨姨的情况,我告诉奶奶,我大舅脑梗半身不遂已经好多年,奶奶当即泪眼婆娑,颤颤巍巍地去卧室拿了二百块钱塞在我手里,让我转交给大舅,她说老先生那么好的人,他的后人有难,她一定要表达一点自己的心意。奶奶的善良让我十分感动,没想到几十年前我们两家就结下了一段善缘。一个患者对早已过世的医生,念念不忘几十年,这是奶奶心地善良有良心的表现,也是当医生最大的成就,奶奶让我看到了医患关系最美好的呈现。


       说说奶奶的出身吧,奶奶名叫邢兰英,1930年出生于高家堡。高家堡位于秃尾河沿岸,是明长城的一个军事重镇,后来又成了神木南下榆林西安的交通要道,商贸集散地,如今更是因为石峁遗址而声名鹊起。在很早以前,高家堡的名气比神木大,知道高家堡不知道神木的大有人在。这里地貌平坦,又有秃尾河流过,或许是有水滋润的地方,人也灵气,从高家堡到乔岔滩这一带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似乎是干旱的陕北中的世外桃源。奶奶的娘家是高家堡的大户人家之一,这几户人还相互联姻,亲套亲,出了很多的人才。奶奶的大舅史仙舟是神木最早接受并传播新思想的人,最早在神木举起革命的大旗,成立党支部,后来被国民党杀害,解放后被追认为烈士。奶奶的父亲在她8岁时就去世了,她的母亲坚韧能干,思想开明,在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艰难度日的情况下,仍然重视子女教育,奶奶虽然是女孩子,也能和她的两个弟弟一起上学,一直读到高小毕业。在那个年代,男人读书的尚且不多,女人识字的更是寥寥无几,而奶奶不仅仅认识字,她还能写毛笔字。奶奶的两个弟弟,我们的老舅舅都是神木教育系统的前辈,大老舅邢家智是神木推广普通话的第一人,二老舅邢家玉在北关小学担任校长多年,育人无数,桃李天下。从奶奶姐弟三人文雅大气的名字里,也能看出他们家学深厚、书香绵长。


          爷爷也是高家堡大户人家,属于亲套亲中的一家,据说爷爷年轻时长得很帅,个子高,大花眼睛,衣服经常穿的展锃锃,走起路来脚下生风。爷爷在乡镇的财政所当会计,头脑精明,算账很利洒。奶奶和爷爷的婚姻在那个年代是少有的读书人之间的结合,可谓是门当户对,郎貌女才。可是爷爷和那个年代很多男人一样,他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思想,说一不二的专制家长作风。解放后到处开始办教育,公家让奶奶去当民小教师,奶奶也想去,但爷爷坚决不允许,他只让她在家做家务带孩子,奶奶也不敢反抗。这几年她老年痴呆后,经常自言自语,一会儿就开始忙乱,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我要回高家堡,我要去当民小老师,人家让我去教书呢。可以看出,没能出去工作这是她这辈子埋藏心底的遗憾。 


        奶奶性情温和脾气好,爷爷耿直性子急。奶奶把爷爷伺候的服服帖帖,每天吃饭,她会把饭晾到温度适中,放在爷爷跟前,等爷爷吃完碗一推,她收拾了碗筷自己才开始吃。吃肉时她拣锅里最好的肉,再仔细的把骨头上的肉剔下给爷爷吃,自己去啃那些干骨头。爷爷喝中药,她把药熬好晾好,再给旁边放个清水碗,生怕爷爷苦。只要是爷爷喜欢吃的东西,即使东西再多,她也不会吃,给爷爷留作下顿。爷爷有时发脾气,瞪大了眼睛向她发火,可是不管爷爷怎么生气,怎么凶,奶奶永远是笑哈哈的样子。奶奶一辈子唯爷爷马首是瞻,或许是身体力行,在为我们后面两代的媳妇做出榜样。七年前爷爷去世后,奶奶捶胸顿足边哭边说,我那称心如意的老汉啊,你怎么就走了呀!惹得大家又感动又好笑,这个表白实在是太坦荡!


        爷爷奶奶相伴七十年,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他们生育了一儿三女,儿女们都自立自强,从不用爷爷奶奶操心,孙子辈们也都非常孝顺,大家各出各的力,爷爷奶奶的家里吃的喝的,什么都不缺。去年夏天,奶奶住院,我们几家孙子辈们轮流照顾,让同病室的病友们很是羡慕。“家有一老,有如一宝”,爷爷奶奶就是我们几家人的手心里的宝,他们的晚年生活幸福。每年母亲节时,茸爷爷还会给奶奶送康乃馨,七十岁的儿子给九十岁的母亲送花,温馨又浪漫。茸爷爷常给我们说,老人就是孩子们的天,你上面有几层老人就有几层天,这一层一层都是护佑你们的人,剥一层少一层,到最后你就是天了,保护你的后代。


        爷爷去世后,奶奶的老年痴呆迅速加剧。她经常一个人念叨着爷爷的名字,看着爷爷的相框发呆,吃饭时会让保姆阿姨分成两份,还要给爷爷留一份。她越来越不认识身边的人,却经常说她早年时的事情。令人奇怪的是,当她连自己的儿女都不认识时,她还能认识字。奶奶爱看书,白天她经常拿着一本书坐在床沿上,有时候还高声的朗读,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经常我们去看她时候,她还没有发现,一直沉浸书的世界里。奶奶长寿的秘决,我想也有书的功劳,读书能让人心态平和,奶奶性格好,从不烦恼,从不浮躁,奶奶是“读书使人长寿”的一个典型。


        在奶奶的丧事上,她的外甥们创作和书写了“兰育芳凤一枝三叶兴荣门,英姿慧中五亲六眷颂懿德”的藏头挽联,寄托对奶奶的敬重和哀思。想起和奶奶相处的点点滴滴,我感谢生命中遇见了奶奶,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奶奶对我像亲孙女一样好,给了我难得的关心和疼爱,赞美和认可,她的善良、节俭、好学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心香一瓣祭奶奶,愿奶奶和爷爷在那个世界里依旧开心,安度永年。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细雨   2024-08-02 10:53:17

    嗯嗯,谢谢圆圆~

  • 圆儿   2024-08-01 23:59:16

    奶奶走的平静,修行的福报。

  • 细雨   2024-07-29 10:15:52

    是的,谢谢扬因老师~

  • 扬因   2024-07-29 09:44:58

    这样的记录真好!她来过了,永远就在爱她的和她爱过的人的心中。

  • 细雨   2024-07-06 20:21:06

    是啊,融融老师

  • 乐融融   2024-07-06 18:18:47

    奶奶这样的长寿算是喜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