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

2024-07-13  19:42

79 0 2561

汾城古建筑群



年代 多为金代、元代、明代、 清代建筑。

批次 第六批次

编号 

类型,古建筑群

地址   位于襄汾县汾城镇城内




全景介绍,汾城镇历史上曾叫泰平县,北周时改为太平县。唐太宗时把这块地方封给大将尉迟恭,尉迟恭封号鄂国公,这里也就称做鄂公堡。唐贞观七年(‌633年)‌确定为太平县城,‌民国三年(1914年),改名为汾城县。1954年襄陵与汾城二县合并为襄汾县后,汾城县治“降格”成为汾城镇。汾城镇作为县制有1321年历史,在这里遗留了大量古建筑,跨越金、元、明、清四个朝代。现主要建筑有23处,以鼓楼为中心,‌依次排列有城隍庙、‌文庙、‌明伦堂、‌试院、‌县衙大堂、‌关帝庙、‌社稷庙、‌洪济桥、‌城墙等,‌总面积约二万平方米。统称为汾城古建筑群,是山西十大古建筑群之一。汾城也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1,城隍庙,是整个古建筑群的主要建筑,创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清代屡有修葺。该庙坐北面南,总占地面积2222.95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旗杆、山门、戏台、观看区、献亭、正殿、钟鼓楼、寝宫(不存);现存建筑的正殿、献亭为明代建筑,戏台主体建筑为明代,前檐抱厦为清代增建,剩余其他如影壁、山门、旗杆、钟鼓楼等为清代建筑。 山门面阔五间,明间门楼为四柱三层木构牌坊式,门额上书“显佑伯”,下书“城隍庙”。山门两端跨街建有两座牌坊,东坊额书“鉴察坊”,西坊额书“翊镇坊”。现存明清碑各一通,院内存残碑4通,古柏5株。整体建筑保存良好。大门对面彩壁前有对联:人化物物化人人物无穷,生了死死了生生死不息。


2. 文庙,位于汾城古镇鼓楼北街西巷, 与城隍庙一街之隔,其始建于唐,重建于元至元六年(1340年),现存影壁、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等建筑,坐北向南,现存共三进院落,总占地面积8235.8平方米。建筑完整,雕饰精美。文庙与学宫南北联通,通称“庙学”,是县级祭祀孔子、培养人才的地方。


3,明伦堂 创建年代不详,是文庙内主要建筑,一般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场所,也是读书讲学、弘道、获取知识与智慧的庄严神圣之地。现存建筑为元代遗构,1986年当地政府有修缮,坐北面南,占地面积235.5平方米。


4.王氏知府第 创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坐西面东,占地面积527.8㎡。一进院落布局,由门楼、南北厢房、正房组成。其总平面呈方形,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三椽,通面阔18.21米,通进深7.19 米。梁架为四檩前廊式,通檐用三柱。现仅剩明间、北次间、北稍间,为典型当地“明三暗五”形式建筑。


5.县衙大堂 创建于唐贞观七年(633),现仅存建筑只有大堂一座,为清康熙十五年(1676)重建。堂座北向南,面阔五间,进深六椽,灰筒板瓦悬山顶,梁架结构为七架梁前后廊结构,通檐用四柱。通面阔为21.6米,通进深16.15米,总高12.16米,总面积328.5平方米。前檐斗拱五铺作双下昂,堂的前半部是开放型的厅堂,是县太爷坐堂的地方。堂中以暖阁形式屏开前后,阁上方正中悬挂有雍正皇帝御书的“忠爱堂”匾额。


6.关帝庙,建于元大德四年(1300年),历代均有修葺。庙内现仅存大殿、南耳殿两座建筑。大殿坐东面西,位于中轴线最东端,平面呈“凸”字形的前檐歇山顶式,后檐悬山顶式建筑,前檐歇山抱厦应为清代后加建。面阔三间,进深四椽,通面阔为16.87米,通进深14.16米。总高9.59米。其梁架结构为四架椽屋剳牵三椽栿用三柱。前檐施两椽廊。


7,鼓楼 是整个汾城古建筑群的中心。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历史上多次重建和重修,鼓楼呈平面方形,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97平方米。底层砖砌十字券洞式拱洞通往四街,楼身两层,面阔、进深均三间,四周围廊,十字重檐歇山顶,柱头斗拱七踩三翘。二层南北面檐下悬挂“太平古邑”“揽月留云”匾额,底层四面券洞上方嵌石匾额,东为“东眺塔汾”,西为“西望姑射”,南为“南通禹畿”,北为“北临尧都”。

8,社稷庙 鼓楼往北有社稷庙,建于明洪武年间,清嘉庆、道光年重修。现存有献殿、大殿 、钟鼓楼、东西两庑。大殿面阔三间,通栏雀替,深雕镂刻双龙戏珠、鱼水云纹图案。整个建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580平方米。其木雕和彩绘精巧细腻,为清代木雕佳作。


9,洪济桥 洪济桥位于镇之西北(古太平县城西北),创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11 84年),为汾城镇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建筑,乾隆十六年(1751年)间,将廊桥木柱改为石柱。洪济桥保存的相当完好,下部桥面为条石铺地,铁圈加固,桥上的廊屋木结构保存完整,均刷朱红漆,桥为东西走向,全长17.87米,总宽7.29米,占地面积131平方米。桥上置木构歇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是北方少有的廊桥建筑。 


10,试院  位于镇之西部,(古太平县城西)文庙南侧,鼓楼西北侧,现存试院原为察院。整个院落坐北面南,占地面积约3218平方米。其内学前塔建筑。是汾城古建筑群中唯一的塔类建筑。试院建筑在我国较为罕见,特别是我省尚未发现第二处使用功能相同的建筑,

11汾城魁星楼 创建年代不详,是一座单体的三层建筑,‌底层是砖券的门洞,‌二层是一个窑殿,‌殿宇的房檐下有砖雕的斗拱装饰。‌三层是六角的单檐亭阁,总高13.57米,但看风格像是清代的建筑。


12太平县城墙 ,创建于明代早期,现存为明崇祯四年(1631)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宽约450米。现北墙、西墙保存较好。西墙保存最好,全长约1200米,北墙残长约400米,基宽约8米,顶宽约4米,残高5~8米。墙体夯筑,夯层厚约0.2米。东侧存约150米墙基。

   除以上主要建筑外,建筑群还有永泰园杂货铺、永生堂药铺 、城内村王氏宅院 ,世德堂药铺、福元通与生化楼 、长春堂药铺 ,城内村一号商铺 ,城内村二号商铺,王永兴商铺、城内村裁缝铺,南关商等民用商用建筑, 基本建于清代。


看点一,汾城古建筑群因数量多,历史跨度长而闻名,‌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设风格和技术成就,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实物资料。

看点二,汾城以一个古县城规制历经千年,建筑丰富,功能齐全,能够真实反映古代县级城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面貌,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看点三,这里没有被过度开发,保留了非常原生态的古朴气息,古松劲柏,极具苍桑,雕栏画栋,美轮美奂,古老和现代的完美融合给人独特的身心感受。


名人专家点评,无。


上一篇

缘分让你来到这里


关于日课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