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吧,这几年一种菜,我就慢下来了。看着它们的成长变化。”这话是老友吴勤看过上篇,写来微信说的。我不禁莞尔,种菜,是阿市慢生活里的娱乐篇。
我们在阿市住了两年之后,妻子就开始种菜了,规模和种类逐年增加。昨天她收了三个西葫芦,还高兴了一阵子。在阿市,华人家庭种莱比例高达70%左右,有关种菜的交流话题直追家里孩子的学习话题。
美国人家里的后院,栽花种草,鱼池喷泉,即使什么也不种,也是狗狗们的乐园。在华人眼里,这样的院子不好好利用,实在可惜。不仅华人,大多数亚裔也都如此。这的确和族群的生活习惯不无关系。
在小镇子上,当地农民也会种一点菜。每周末在镇子上的大草坪的路边有固定的集市。他们把一些农产品拿来出售,都是一小堆、一小推的,或者论个儿卖。1个西红柿,1美元。有一次,妻子下班,过路过看热闹,买了五个比拳头还小的西红柿,花了5美元。回到家,洗洗,咬着生吃,美得不行。看着流着汁水的西红柿,我的心在滴血,超市里的西红柿一磅才5角钱!
华人家庭,尤其是有老年人的家庭,一定会种菜。品种有韭菜、辣椒、南瓜、蛇瓜、冬瓜、苦瓜、西红柿、黄瓜、苋菜、西葫芦、小葱等等。种韭菜,是首选,因为美国人不吃韭菜,要买韭菜只能去亚洲超市,贵且不新鲜。
自己种菜的成本高,自来水费、肥料钱、再加上人工,实际上并不很划算,但大家都乐此不疲,常常互通有无,彼此分享种子、种苗、果实、肥料、技术经验等等。
前一阵子,妻儿外出旅行,托邻居浇地。一周后归家,后园各样蔬菜长势喜人,大比从前。原来邻居不负重托,浇足了水。我心里又开始滴血了,这月的自来水费估计得翻倍了,这在超市能买多少菜呀!但看着妻子每天下班后,在菜园子里忙活一阵,偶有收获,喜出望外,消除白天工作的疲劳,这才是千金难买的。
我不禁欣欣然道,种菜好呀,种菜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