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毅

2024-08-17  14:59

162 6 2643

8.7 总结与凑字数

8.7 总结与凑字数

这是第九季日课马拉松的最后一天,也是我参加的第八个日课马拉松,到月底也是我结识日课的三周年,感觉是个值得总结的日子。其实为了凑字数,给第九季凑出一个看上去有意思的总字数,所以可能会无聊。


写了八个日课马拉松,还没有发过红包,值得表扬一下。还差半个月就三周年了,在日课写了970余篇文章,比我三年上班的日子还多一些,小自豪。这说明一个道理,很多事情,只要真的想做下去,用点心就一定能做下去。能不能做好是一回事儿,能不能做完是另一回事儿。比如,每天写几百字我都能做到,但是在另外一个抄写群里,每天抄写几百字的经典,我居然没坚持下来,显然是没有用心。现在都不好意思拿笔了,看见躺在桌子上的笔,觉得它好像有点躲闪,似乎它也挺尴尬的。


不过要天天写确实挺难的。有时候真的不知道写什么,那种被掏空的感觉就像洪水退去后的大地,干净的细腻,空虚的澄明。这种时候还要打卡,抓耳挠腮半天,就像在冬天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的地面上努力搓一丢丢灰尘似的,毫无头绪。看着时钟就奔着半夜冲过去了,心里悔恨交加,为什么昨天没有提前写好呢?这时候越急越没得写,越没得写越着急,像一股旋风一样,跟时钟赛跑,把头都转晕了。


赶紧停下来,把心放静,自我梳理一下这一天的生活,看有没有可写的人或者事儿?看有没有跟人产生了点分歧想要辩驳一下?实在不行就单纯描写一个东西吧。原来春生老师写过一分钟观察,就是挺好的题材,每天都可以观察一分钟,甚至可以写个千把字呢。要是没有,就临时观察就行。实在没有观察对象,就观察一下自己的空虚的内心,看看到底有多空虚,描述一下。


这三年我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最好的就是头天写出来第二天发,每天写,每天发,不多写,也不多发。有段时间我写出一周的作业来,好像有了个蓄水池一样,觉得很安全。后来发现这个蓄水池就是一个负担,像身上堆积的脂肪一样,大部分时间是个累赘。有时候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儿,特别想分享,却发现要在蓄水池里排队,心里痒得很。有时候在群里参与了讨论,也想快点发出来,蓄水池变成了拦路虎。最主要的时候,蓄水池给了人偷懒的机会。水池这么多水了,可以休息两天吧。结果一休息就上瘾,不仅身体上瘾,心理也上瘾,把写作的状态搞没了。所以最好就是每天写,每天发,提前一天做机动,避免出现意外。


马上写够三年,在日课拢共有九百七十多篇文章,一百四十多万字。最开始的时候有一些之前的文字,大概有三五万字,其他都是这三年里写的,这是当初开始写时所没有想到的。写到现在有什么收获吗?还是有的。首先,对于打卡这种事比较不担心了,怎么也能在十分钟内写出来几百字,完成打卡。但这件事在一开始还是个担心的坎儿呢,现在完全过了。其次,开始对表达的方法和技巧有了那么一点点感觉,自我觉得比之前能更好、更简洁、更明了地表达清楚一个事情了。甚至有时候还能有几句挺满意的句子,可以自鸣得意。第三,对事物变得更敏锐,懂得观察、思考和欣赏周围的事物。这是我很在意的一点。通过写,让心变得安静,不浮躁,不矫情,不外求,能自得,善莫大焉。第四,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什么是我的,什么是跟风,从而可以正确取舍。这是写作之外的收获。


但就这一季马拉松来说,我觉得我不是很在状态,我甚至写了一篇《写作状态不在家》也完成了一天的打卡。看别人的作品也不多,互动就更少了。但最近这几天我感觉状态还可以,有时间的时候也去写友家自留地里串串门,留留言,互动一下。这种状态的起伏变化其实很正常,我也不指望自己一直冲刺,况且写作本来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事情,冲刺起来反而见不到南山了。不知道下一季什么时候开始,有点期待了。


以上是总结。


下面是凑字数。

我准备凑个奋发向上的字数,来为下一季日课马拉松加油,所以除了总结还得找个主题。写啥呢?

昨天在群里聊天,有个朋友说感觉写了一百天也没有几篇拿得出手。我觉得他自我要求太高了,我想着能有几句拿得出来(不是拿得出手,是拿得出来)就很不错了,可不敢想有几篇。好文章需要天赋、长时间的积累,最重要的还有一个机缘。贾岛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三年才能有两句,这多不容易呀。杜甫也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那要是能有几句传世的名言,也就可以死而无憾了呀。


不过好文章也有不同的含义。有绝对的好,就是放在大部分人的眼里都觉得好,放在很长的时间里,都觉得好。既有文采,又有贤思,风流倜傥,别开生面。这种文章太难得了,打开《古文观止》数千年的好文章也就那么几篇,其他的都是滚滚长江水。不过,好文章还有相对的好。就是我觉得好,我觉得有意义,我觉得心有所感,那就是好文章。我都刘亮程感觉很好,别人觉得不好,那是他们没水平,我觉得好,就是好。如果在相对一点,那就是对我自己有意义的就是好的。不需要别人夸,也不需要别人评价,那是我自己的私人空间,就是一个字,好。黑石谈到这一季马拉松说:“想到有一两次记录了自己当下的生活,或者所思所想,已经有点满足。”这就是了。


前几天我从移动硬盘里整理出一些十多年前的老照片,看得我乐呵呵的,不是照片有多好,而是那里面有岁月,有故事,有我熟悉而陌生的生命。一张2009年我随手在校园里拍的照片吸引了我,校园里的树像干巴葱一样稀稀拉拉戳在广袤的校园里。这和我日常行走的校园判若两个,很难这空旷的照片就是如今绿树成荫的校园。在认真对比了建筑之后,才敢确认这真的是我日常生活的地方。刘亮程说:“树是一场朝天刮的风,刮得慢极了。”对比十五年前后的校园,那树真的是一场朝天刮的风,汹涌的像一场风暴,铺天盖地一般掀飞过去。


我们记录下的生活,在很多年之后,也会给我们留下这样的惊喜与感叹。我们怎说它们不是好文章呢?胡适留学期间的日历里有一段,连续几天都只记录了两个字:“打牌。”中间有一天写:“胡适之呀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后面仍然连续记:“打牌。”这算是好文章吗?不能。但分明从中看到一个贪玩而又自觉的学生的挣扎生活,胡适之并不是教科书中的黑白照片,也是和我们一样活生生的普通人呀。


简单的生活记录也是有意义的,记录就是活过,没有记录就是流过,活过就是意义,流过就是没有意义。记录生活的事迹,记录我们生活过的痕迹,记录我们思考过的印记,记录我们成长的轨迹。从客观的看得见的变化,到内在的心灵的成长,到思想观念的成熟,记录并不客观,是帮助我们成长的工具,是帮助我们成熟的阶梯。


喊着一二一,用每一天的记录等待下一季日课马拉松。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木毅   2024-08-18 14:29:40

    下期见🙏🙏

  • 二班毛豆   2024-08-18 14:02:06

    说是凑字数,还写得这么有文采,木毅老师,下期见👍👍🌹🌹

  • 海蓝   2024-08-18 03:10:23

    木毅老师学者型历史文印象深刻,佩服您的学识👍🌹

  • 毛角   2024-08-17 22:42:21

    厉害,写了那么多!很喜欢,树是一场刮向天空的风

  • 乐融融   2024-08-17 18:41:55

    “简单的生活记录也是有意义的,记录就是活过,没有记录就是流过,活过就是意义,流过就是没有意义。”木毅老师总结得很好👍🌹🌹🌹

  • 寂寞的风   2024-08-17 15:58:49

    👍🏻👍🏻👍🏻👍🏻👍🏻👍🏻

  • 朴凡   2024-08-17 15:04:35

    坚持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