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的印象本来一直是农历的生日在新历生日之后,常常过完身份证上的生日,还能找个理由再多过一遍,也就是多吃一顿大餐。
这些年好像离得越来越近,前前后后,去年干脆二合一,又一次农历与新历相同,这大概也是年纪越来越大的缘故吧。
反正正在假期,就好好过个农历生日,号称做寿,如此便算是年过半百了。 吃了寿桃,还有长寿面,回家就画了下来。

竟然真的五十岁了,一直不是很适应,不觉得要归入老年人,——我还年轻呢!小时候看大人,总觉得五十岁的可以称为老头老太太了,要过上老年人的生活,白发苍苍,每天随便遛遛,闲散度日。
如今生活条件好,看到那么多六七十还精神抖、能跑能跳的老人,身边的同龄人也都差不多,总觉得变化不大,都还是当年相识的样子,也都觉得还能做许多事。
然而终究是岁月不饶人,这么多年当然不是白白过去,时间是刻刀,时时刻刻雕琢,让变化一点点发生。不爱自拍了,害怕折腾了,腰酸背痛以及各种关节不适,都影影倬倬地预示着年龄带来的变化。但真正有感觉,还是换身份证,看到长期身份证上的照片,对比二十年前的身份证,真是明明白白的老了。眉眼还是那个眉眼,笑容也还是那个笑容,圆脸却早不复存在,深深的法令纹,下垂的眼角,特别是那眼神,再不清澈。
今天吃了顿大餐,没有蛋糕,懒得费事儿,反正也吃不下。现在的自在就是想怎样就怎样,不必拘于形式。这或许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是岁月的馈赠。已经活了这么多年,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按自己的心意来,不必纠结和在乎他人的眼光。最怕的,大概就是勉强自己。
这可能是因为,年轻时总是看到别人的期待,总害怕让别人失望,总想证明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位置,所以明知不想做的事还是会去做,明知不喜欢的还是要争取,明知没有错还是会因为他人的评价而郁郁寡欢。而随着年龄增长,经历多了,就知道那些都不重要。
我们有责任,有需要承担和背负的,但也有所取舍和限制。所有的路都是自己选的,怎么选看其他人没有用,得看自己的内心。
在这方面,我始终还在修炼,还有情绪,但学会了和自己好好相处,学会了不为难自己。
常常有些话说给年轻的朋友同事听,确实是肺腑之言,但也没有想要他们完全听懂或者接受,只能给他们提供个参考,或者其中的片言只语,能够有所启发。我说的那些观点,当然是基于我的经历,我的认知,我的痛苦和快乐。然而每个人的痛苦快乐并不相通,思考的方式也千差万别,能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已经很不容易了。
所以这些年,我成了那种埋头做自己不太在意周围人的人,改变自己都那么难就别想着改变别人了。更多时候,要学会的,是与不同类型的人相处。
我想,人生过半,最重要的还是活的开心。如我这般平凡普通的人,过好每一天就是最大的人生课题吧。我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就要享受这种方式下的种种不便和不被理解。
好在,世界很大很丰富,总有那么多可以探索可以享受的,日子还长,选择常常同时意味着放弃,只愿今后的我,选了便不后悔,放弃就放下,让自己充实而快乐。
#2024/百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