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书会谈到,荣格说到的“自我塑造”在后半生的影响,被称作“个性化”,自我和意识的生长,自我的稳定性能够抗击无意识和世界分裂倾向的能力。我想到,我自身的稳定性常常是不足的,一会精神饱满、亢奋,一会疲惫、没有能量,容易收到无意识的裹挟,容易与世界形成某种分裂的状态,比如人际关系,在趋近后又很快趋远,难以形成稳定的关系,自己在其中充满怀疑,情绪化的反应很多,而且想要在一起和不想要在一起似乎没有明显的过渡,宛如激情退却。
里面也谈到了自我实现的过程早期童年时代开始,在孩子的专制和天真的自我关注中是如此明显。
感受到自己很多部分都处在一元的乌洛波洛斯阶段。比如写文章、开工作室、做很多事情,似乎都是依赖于无意识的给与,但同样无意识也会有吞噬、淹没的风险。
我自己做的东西和这个世界如何去构建联系,很重要。这样才能更好地更多的实现自性的意图,构建个体化,否则个体化就是虚无的楼阁。
荣格说,使用内在和外在客体的建造材料,进行自我塑造,来建造自身的完整性。我很喜欢这个说法,这种建造成为生命活动的核心。
这个视角让我觉得眼前的困难,自身阴影面的袭来不是那么痛苦和难捱。
这几天是月经期,阴影面的袭来让我感到挺痛苦:想到自己在个案中的各种不好,在人际关系里的各种阴暗面,想到自己此时此刻的脆弱不堪、状态不好带来的痛苦难忍……
抑郁的、自我否定的、自我嫌弃的、难以忍受的那种痛苦,无法接受自己躯体的虚弱,心理的低落,无能感、无力感……
如果说这些是我的内在素材,那么我将如何拿去做自我塑造呢?!
我忽然感觉到一种“判若两人”的割裂感。
那样的我,看起来像个死人、背负着各种否定和指责,人性的污点在我身上是污浊的、羞耻的、沉重的存在,我一直在遮掩这些那些的不足,渴求做一个亮光闪闪的完人啊!
优秀的、完美的、舒适的存在。
说到自我塑造的时候,我想到了江慈,那是我希望成为的女性。
果敢、洒脱、不屑一顾、对抗权威、浪漫天真的游历于山水之间,做一个与世无争的医者、行者。
那么那些污浊的黑暗素材与这个女性是什么关系呢?!
身体的脆弱让她可以躺在大地之上,感受大地的温柔的怀抱。
嫉妒、仇视让她明白自己所期待的部分、和不愿意成为的部分。
愚笨的、做的不够好的让她更加真实的成为一个人。这个人有鄙陋的残缺之美。不必以之为耻。最真实的才是最生动可爱的。成为与他人之间最诚恳地链接。我就是如此粗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