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

2024-10-30  12:11

174 2 1858

我的奥运记忆

我的奥运记忆(神木六小奥运主题征文)

二年级五班 刘桐舟妈妈

         

       我不是体育迷,但对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却心有期盼。


       我的奥运记忆开始于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那一年,是我家从四合院搬到独户小院的第二年,崭新的窑洞窗明几净,客厅里摆放着16寸的东芝彩电,新晰地传来宋世雄老师独特的嗓音。12岁的我受爸妈的影响,开始关注体育赛事,妈妈是女排的“铁杆球迷”,女排的比赛一场都不误。那时候,中国女排刚刚夺得“五连冠”,我们和全国人民一起,期待着她们在奥运会上再创辉煌。可惜的是这届奥运会女排惨遭淘汰“兵败汉城”,电视机前的我们经历了从兴奋、激动、难过到扼腕叹息的“过山车”。这届奥运会的观赛印象太深了,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着候玉珠、杨锡兰、巫丹这些女排队员们的名字和面容,连美国队的海曼、古巴队的路易斯这些外国女排名将都记忆深刻。


        1992年的奥运会,让我知道了巴赛罗那这座城市。因为时差,我们要在半夜收看。开幕式那天晚上,我和三个闺蜜聚集在小鱼家里,守在电视机旁,硬是将开幕式从头看到尾,包括每个国家的入场,到后面的男高音的文艺表演都舍不得放过。这是除了北京奥运会以外,我看的最完整的一次开幕式。准高三学生的我们不管不顾地沉浸在体育的狂欢之中,那个不眠不休的夜晚也成为我们友情的珍贵记忆。这届奥运会上,我最爱看的是跳水,印象最深的是励志姐高敏,这位“跳水女皇”登上领奖台时露出腼腆的笑容,像一位可亲的邻家大姐姐,可她却创造了一个以她命名的时代,让和她同时代其他国家跳水运动员只能遗憾生不逢时。还有就是13岁的伏明霞一鸣惊人,我记住了她天真灿烂的笑容。


        一届一届的奥运会都有不同的记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那一年,我刚刚参加工作,日本选手小山智丽和乔红的那场比赛记忆犹新,电视机前的我对小山恨的是咬牙切齿,这场比赛不单单是体育的胜负,更关乎民族情感。当乔红战胜小山的那一瞬间,我兴奋地蹦起来,在我的眼里邓亚萍乔红无异于是民族英雄。那一届,王军霞披着国旗奔跑的经典画面,展现出“东方神鹿”迷人的风采,然而之后关于“马家军”的各种报道不断翻转,让我们看到了体育背后复杂的商业利益。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在田径赛场上跑出了中国速度,让我们为之一振,原来亚洲人也可以有刘易斯、约翰逊。2008年家门口的奥运会,《北京欢迎你》传唱全国,张艺谋导演的开幕式震撼全球,“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叩击大地脉搏。这一届奥运会上,各个项目全面开花,金牌多的数不过来,女排在家门口作战却以铜牌收官,刘翔因伤退赛,留下了落莫的身影。即便如此,大家的关注点已经多元化,再不复当年的痛心疾首。


        2012年以后,人到中年的我,磋磨在柴米油盐和孩子的学习成绩之中,对工作和家务外的其他事关注度下降。而智能手机的普及,也让体育赛事尽在掌握之中,再也没有了安静地坐下来看一场比赛的心境。中国在奖牌榜上已经妥妥地进入前三名,少了全程观赛的过程,少了随着比赛的心潮澎湃和跌宕起伏,当金牌成为一个个数字,也就没有了以前的热辣滚烫。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的印象都不很深,唯一有印象的是,2016年,中国女排在郎平教练的带领下,重回巅峰,站在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那一刻我像当年一般为之动容。2021年推迟举办的东京奥运会,我没有一点印象,那一年夏天,爱体育、爱戏剧、爱唱歌,爱看各种比赛的妈妈脑出血进了ICU,昏迷49天之后,她与这个世界告别。那些和爸妈一起看比赛的回忆,成为我常想常念的慰藉。


         2024年巴黎奥运会,二年级女儿开始问我关于奥运会的问题,于是我陪她一起看比赛。女儿喜欢全红婵、黄雨婷和孙颖莎,我就陪她看跳水、看射击、看乒乓球。看全红婵和她的队友陈芋汐携手上演“水花消失术”,征服裁判征服观众,双双为祖国争得荣誉。看陈梦和孙颖莎的冠亚对决,讨论我们应该支持谁。看黄雨婷头上好看的发夹和贴着卡通贴纸的枪,看她的气定神闲,百步穿扬,一枪中的。我给女儿讲全红婵和她神仙队友的故事,看她们训练的视频,告诉她冠军的背后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努力付出,是遇到困难时的坚持和毅力,是队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高尚友谊。告诉她,体育如人生,起起伏伏属于常态,而努力奋斗、追求卓越应当成为人生不变的旋律。


         四年又四年的奥运,见证了无数人的成长,电视机前的我们也见证了日益开放强大的中国。距离我的奥运元年,已经过去了36年,我的奥运搭子由父母变成了孩子,一代新人换旧人。没有人能永远年轻,但体育永远青春。无论何时,愿体育精神感召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向上、永不言弃。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细雨   2024-10-30 13:37:52

    是呢,我们的青春真正与时代同频,万众一心去关注比赛,不像现在都在争抢流量,信息繁杂,人心也容易麻木

  • 栈道云烟   2024-10-30 13:13:11

    郎平曾经是那个年代的体育代名词,人人都在谈那些为国争光的姑娘们,邓亚萍也是,让中国的小球飞出了国威。这篇日课让我看的激情澎湃,彷佛又回放了曾经的岁月🌹🌹🌹

  • 细雨   2024-10-30 12:56:08

    嗯嗯是的,李宁从杠上掉下来,体坛王子走下神坛,手机出现,分散了注意力,就再也没有那种情怀了

  • 夏兰若   2024-10-30 12:33:44

    看得我心潮澎湃激动万分!你前面的经历跟我特别相似,我也是关注那些项目,还有李宁……落幕的是我们的青春,永恒的是体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