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晨瑞

2024-11-23  01:58

139 4 824

追寻失落的灵魂

      《灵性之旅:追寻失落的灵魂》,莫瑞.史丹(Murray Stein),吴菲菲译,心灵工坊文化,2015年初版,203页。

         最近两周,闲坐下来就翻翻,没想到竟这么碎片式地把这本学术书几近读完。莫瑞老是荣格心理学家,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的理事长,执掌瑞士荣格学院。在心理分析学界举足轻重,著述颇丰。他的这本书,2016年夏天,我从香港的书店里买来,带到美国,在书箱里一放就是八年。现在翻开看的时候,甘之如怡,甚慰我心。作者用十五篇文章的篇幅,描述了灵性在个体迈向自性化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这八年的心路历程无意间检视了一遍。似乎正可用“追寻失落的灵魂”来概括。我和内子分享了一个感悟。我说,“这么多年来,我学朱老师、学荣格、学耶稣,不是要我成为他们,而是我要成为自己。”内子听了,笑得合不拢嘴,她还谦虚地说,她不懂。她哪里能不懂与她朝夕相处快三十年的男人是副什么样子呢?

         从二十出头开始学心理学,学意象对话,一步步成为功夫了得的咨询师,到头来怎么可能失落灵魂呢?我自己想着也可笑。八年前,我断然后放下咨询师这个身份,断然放下我熟念的手艺。不能因为它们而没了我。我不是它们。我来到美国,与家人团聚。一切事情,重新开始。首先是要“忘”,把过去用心理咨询师看世界的眼光“忘”掉。在陌生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我去学开车、学说话、学做家务,学习为社区服务,服务对象有青少年,也有老年人。学习怎么做父亲、做丈夫,学习与社区里的人逐渐成为朋友。这么做的结果是,心慢慢收回来,过得踏实了。每天还是会忙忙碌碌,但是简简单单。                                  信仰把我们一家三口团结在一起,从亲情的联结丰富为精神的联结。信仰也拓宽了我的眼光,或者说让我看见了我未来的使命。我可能不清楚具体是什么工作,但这种工作的性质可以用“盐和光”来形容。它们是人每天都需要的东西,普通而不可或缺。

        这八年,真可谓灵性之旅,我是回归的旅人,我是这世上的盐和光。直到我看不见的那一天,我依然知道,有人看见了我。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yuank   2024-11-29 07:19:15

    不管学习谁,都不是为了成为谁

  • 晓骡   2024-11-23 16:45:55

    放下已不易,回来做回自己更艰难。恭喜成为盐与光!

  • 苏苏   2024-11-23 14:26:45

    成为自己

  • 山上有云   2024-11-23 07:18:54

    看见自己,看见家人,看见未来的路,就是最好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