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一泉州

2018-02-05  06:04

902 22 0

東 西 塔

 
東 西 塔
 
何強毅
 
四季輪迴
刺桐花開花謝
愛與等待
在霜風中搖曳……
 
在湛蓝或漆黑的
月圓與月缺之夜
似乎都踮起了腳尖……

我仰望著你們
在放心的腳根
靜静聽著你們
風鈴的深情訴說……
 
成群的蝙蝠伴隨着晨曦
與斜陽鳴叫着在你們的
葫蘆尖頂上飛起又飛落……

每一幅黑黝黝的
栩栩如生的一一
石雕畫像中的人物……
 
都越出了
一一我的視界
尤如恒河細沙
在人海中消失……
 
你們用死亡的意志
留存了自由的一一
千姿百態飄逸的生命……
 
在光影之間呵
他們喪失了自己
卻獲得了永世的長存……
 
迷途知返   迷途知返
我們已誤入一一
另一個蜃景……
 
移步換影呵
明朝又隔山河……
 
囚渡    囚渡
一一覓無渡……
 
只要慧根永在
一一人心不倒……
 
千秋萬代   永恆
矗立於故鄉的雲霄……
 
注:泉州西街大開元寺的西塔下,有一块放心石。

2018年2月5日清晨
 
作者簡介:何強毅 ,筆名:河流、鐘淩。1956年4月出生於泉州市東街。1974年7月,畢業於泉州五中。1974年7月至1978年8月,為上山下鄉知青。1983年7月,福建師大歷史系歷史專業畢業,曾先後在泉州七中、泉州市機關幹校工作。1996年4月,正式調入華僑大學工作,曾先後在華僑大學宣傳部、教育工會工作。為華僑大學副研究員,中國散文詩學會會員,泉州市作家協會會員,泉州市鯉城區作家協會常務理事。


上一篇

大家喜歡就是大家!


关于日课

举报

  • 名鹊   2018-03-07 14:59:52

    何老师新年新气象,拓展视野佳作连篇,在瞻仰老君岩,凝视东西塔发掘诗意之中过日子!立如东西塔,卧似洛阳桥。泉州人就是这样,按照自身的人格魅力,生生就把双塔和名桥人格化,使之深藏于闽南人的心灵深处。如此这般,自然风物的高傲或伟岸象征着满街圣人的高尚品格;圣人的品格又赋予了自然风物以特有的人格魅力。闽南地区现有大量的有形文化与活态文化遗存,彰显出了这个区域人民的社会文化心理,是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壤的印证。

  • 勵自   2018-02-19 22:54:40

    拜讀何先生近作四編感發;
    雙塔鎮東西,一路分南北。
    名剎桑蓮白,佛地刺桐紅。

    故鄉歷史猶似河流之清潵雋永。

  • 郑力群   2018-02-11 11:17:52

    这泉州东西塔闻名海内外,烈烈风中䇄立千百年。诗人云:只要慧根永在,人心不倒。据说东塔神西塔鬼,姑且把塔矗立在心田,它叫良知塔,有定海神针之功,任世间浊浪滔天、波诘云诡,记得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 V   2018-02-11 10:41:17

    塔中雕刻的人物,用死亡追求自由,不生亦是永生。蜃景常在,年年岁岁代代相似,慧根亦是永继,就雕刻在这双塔坚韧的石壁上。

  • 天边   2018-02-10 22:39:55

    塔入眼容易入心难。入了诗人的心,才能写出这样有温度的诗。

  • @河流一泉州   2018-02-10 17:15:36

    感恩!家鄉味的東西塔![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一一張美寅

  • @河流一泉州   2018-02-09 13:56:02

    前一段时间,何老师对华侨大学的人文景色予以了充分的发掘。近期,何老师的兴趣和着眼点似乎扩展到了闽南,特别是以泉州为代表的闽南。东西塔诗作的创制,似乎代表着这一视野的转变。期待何老师更好、更优秀的作品。

    一一張進軍

  • 花也伶侬   2018-02-08 15:45:16

    塔是这个世界上最有生命的建筑,却很少有人真正的关注和理解过它。
    诗人在塔下感受到了它的温度
    正如精神世界的探索……或许我们都误入歧途的太久了,迷途知返是好,可多少人迷在了途中,找不到返回的路。


  • 尘民   2018-02-07 13:25:16

    永恒是什么?永远得不到却永远在寻觅在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