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班毛豆

2025-02-22  01:58

43 3 1576

尺素记 136:廋辞

image

春天



L君如见:


读书读得串起来,会变得趣味横生。


汪曾祺在《林斤澜的矮凳桥》一文中写道,林斤澜屡次写鱼、鳗、泥鳅。闻一多先生曾著文指出:中国从《诗经》到现代民歌里的“鱼”都是“廋辞”。“鱼水交欢”嘛。不但是鱼,水,也是性的廋辞。


什么是廋辞?


这是古时对谜语的一种叫法。廋,是隐藏,藏匿的意思。廋辞,即隐其含义于言辞之中。廋辞也叫廋语,是一种用替代的方式构成的暗示语。


春秋时期左丘明《国语•晋语》曰:“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韦昭注:“廋,隐也。谓以隐伏谲诡之言问于朝也。”南宋周密《齐东野语》中说:“古之所谓廋辞,即今之隐语,而俗所谓谜”。



我于是想到,上个月海蓝老师在诵读群里曾问:


古今诗歌中以捕鱼、钓鱼喻男女求偶之事的民歌很多。例如汉乐府民歌《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学诗经中《新台》一诗,解释里有这样的话,很惊讶。亲们你们见过这样说法吗?鱼戏莲叶间,多么清新脱俗的一首儿歌一样的诗,这么一污简直了。


我记得看过类似的隐喻,于是笑道:“所以鱼水之欢就是这么来的。”



闻一多先生从民俗、民谣和古诗中,考释鱼的隐语,指出古诗和民歌中,鱼为匹偶、情侣之意,打鱼、钓鱼隐指求偶,烹鱼、吃鱼喻合欢或结配。比如这首汉乐府民歌《江南》,“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之句,闻一多就认为,鱼喻男,莲喻女,鱼与莲戏,实等于说男与女戏。这是一种恋爱的舞蹈,它是原始繁殖仪式的变形。采莲是一种文化仪式,一种求爱风俗。


其《说鱼》写道:“种族的繁衍如此被重视,而鱼是生殖力最强的一种生物,所以在古代,把一个人比作鱼,在某一意义上,差不多就是恭维他是最好的人,而在青年男女间,若称其对方为鱼,那就等于说:’你是我最理想的配偶!’”



说到古人对繁殖力的追求,我昨天写的那首《周南•芣苢》,闻一多先生诠释得更加深刻。


芣苢,即车前子。《尔雅》:“芣苢,马舄;马舄,车前。”又引《埤雅》:“车前之实,雷之精也。善疗孕妇难产及令人有子,故《诗序》以为妇人乐有子也。”吃了车前子,可以使妇人有子。


闻一多先生在《匡斋尺牍》里写《诗经·芣苡》,从训诂入手,认为芣苡本意为“胚胎”,具有“宜子的功用”。原始女性都藉以表现“结子的欲望”。“一个女人是在为种族传递并繁衍生机的功能上而存在着的”。因此对已婚女性来说,采芣苡的风俗所含的意义“严重而神圣”。


“现在请你再把诗读一遍,抓紧那节奏,然后合上眼睛,揣摩那是一个夏天,芣苡都结子了,满山谷是采芣苡的妇女,满山谷响着歌声。这边人群中有一个新嫁的少妇,正撚那希望的玑珠出神,羞涩忽然潮上她的靥辅,一个巧笑,急忙地把它揣在怀里了,然后她的手只是机械似的替她摘,替她往怀里装,她的喉咙只随着大家的歌声啭着歌声——一片不知名的欣慰,没遮拦的狂欢。不过,那边山坳里,你瞧,还有一个佝偻的背影。她许是一个中年的硗确的女性。她在寻求一粒真实的新生的种子,一个祯祥,她在给她的命运寻求救星,因为她急于要取得母的资格以稳固她的妻的地位。在那每一掇一捋之间,她用尽了全副的腕力和精诚,她的歌声也便在那‘掇’‘捋’两字上,用力地响应着两个顿挫,仿佛这样便可以帮助她摘来一颗真正灵验的种子。但是疑虑马上又警告她那都是枉然的。她不是又记起以往连年失望的经验了吗?悲哀和恐怖又回来了——失望的悲哀和失依的恐怖。动作,声音,一齐都凝住了。泪珠在她眼里。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一幅栩栩如生的几千年前初民生活的图景,展现于眼前。在那遥远的古代,人们对繁衍的渴望,都寄托在这几句简单的、重复的歌声里。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同一首诗,昨天与今天读出了两种感觉。



好了,今天就到这吧。


晚安





2025.2.21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二班毛豆   2025-02-22 15:14:31

    谢谢云儿老师鼓励🌹🌹🌹

  • 二班毛豆   2025-02-22 11:52:27

    谢谢西西老师🌹🌹🌹

  • 二班毛豆   2025-02-22 11:52:13

    哈哈,那就是说“你是我最理想的配偶哦”😂😀

  • 西西   2025-02-22 10:54:13

    学习了

  • 乐融融   2025-02-22 09:13:39

    “青年男女间,若称其对方为鱼,那就等于说:’你是我最理想的配偶!’”哈哈,想起侄女就称她男朋友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