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晨瑞

2025-03-18  19:49

594 4 1481

闭上眼睛,去看《哪吒》2

早年我写过一篇《论气味的心理功能》的小文章,是受启发于小组活动时,朱建军先生一起带大家练习嗅觉,闻一闻各自身上的心理味道。只记得先生提醒说,不要洗过澡之后闻,洗发水和沐浴露的味道会影响嗅觉体验。嗅觉作为婴儿出生后最先使用的心理功能,通过嗅觉刺激来感受世界,与这个世界产生连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它功能的发展,这个功能可能仅仅使用在对食物、某些特定的环境和味道的敏感上,比如医院、车内、厕所内等。而除此之外,这个早期功能就不再起作用了吗?其实它一直在工作,却默默无闻。它的声音已经微乎其微,反应不到人判断决策事务的标准里了。

前不久读《就有了光》,这位盲人作家回忆到中学时的生活,提到嗅觉这个心理功能在他身上的反应。很直观形象地道出用嗅觉来感觉环境的心理体验,非常宝贵。先摘录如下:

“我畅饮知识之水,如饮甘泉。但我在学校还是会无聊。

教室的门一关上,气味就扑鼻而来。不是我的同学当中有人不修边幅,而是他们每人都有一副皮囊,在那么小的空间里有40副皮囊,实在是太多了。这就像在一片污浊的沼泽边上。那气味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已经说过,假如一个人成了盲人,他就会发现心理的气味——我相信那是一种气味。我想学校里也有心理气味。

一群人因为被强迫或社会义务——这是同一回事——待在一个房间里,很快就会发出臭味。这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可以了。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种现象出现得更快。想一想40个10到14岁的孩子所能积累的被压抑的愤怒、被羞辱的独立、被克制的自由和无助的好奇心吧!

因此,产生了令人不悦的气味。对我来说,教室里乌烟瘴气。

我看到的是一片浑浊:所有的颜色都变得暗淡,甚至肮脏,黑板是黑的,地板是黑的,桌子是黑的,书是黑的。而老师本人的光也是灰色的。要出现光或是颜色明亮,他必须出类拔萃,不仅因为他拥有的知识(当时的学习几乎没给我带来什么光),而且作为一个人也要出类拔萃。这种无聊就像是一个眼罩,堵住了我所有的感官。声音本身,在课堂上,失去了它们的响亮和深度,它们变得单调沉闷。我想,我花了我所有对生活的热情来抵制这种折磨。”(【法】雅克*卢塞兰:《就有了光》81-82页)

这一大段内容,都是一种心理体验性的文字,有味道、颜色,还有一点声音。我似乎明白了学生为啥在课堂上要睡觉、为啥想交头接耳、为啥看闲书(手机)、为啥吃东西、甚至拒绝上学等等出现在中学乃至大学课堂里的种种现象。这很可能是他们的嗅觉功能本能的反应,对教室和老师的味道、颜色和声音的本能反应。我这么说,不是想改变什么,而是说通过这些体验可以让我们多理解一些学生和老师的心理状态。

雅克是盲人,所以他不得不依靠生理视觉以外的心理功能去体验和理解他的外部世界。而作为生理正常的人,要怎样做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使生理视觉以外的心理功能发挥作用呢?我建议不妨在某些场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您可以闭上眼睛安静地待一会,三、五钟就好。也许嗅觉心理功能就会带给您一些头脑和眼睛不曾捕捉到的信息。

举个例子,作为学生家长,总有去学校开家长会的机会吧。您坐在您孩子的座位上,闭上眼睛。按照前面雅克的体验顺序,教室的气味、教室里的颜色、老师传来的声音。细细品味从鼻腔区域给您带来的感受。不用解释什么味道、颜色、声音象征什么,它是一种婴孩本能的感受,他/她知道周围环境的好赖。您需要提醒自己的是,尽可能像婴孩那样信赖从鼻腔区域来的感受。它可以帮助您了解和理解周围的人和环境。

很多人都已经看过《哪吒》2了吧,我还没看。如果有一天我去看《哪吒》2,我会闭上眼睛去感觉一小段,闻一闻剧场和观众的味道、电影的味道、颜色和声音,体会一下里面的深度和广度。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唐莉   2025-03-25 06:26:39

    用心看完了,发现这真是一个恢复心的清明和心的功能的一个好方法

  • 杨楣真   2025-03-19 10:53:10

    还以为老师已经这样看过了……😜

  • 吴勤   2025-03-18 20:25:24

    有趣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