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深秋的一个晚上,大概十点钟的样子,我在回家的路上无意间看到了一轮明月在叶落影疏的树梢徘徊,一瞬间像遭了电击般的呆在了那里,久久地望着那轮明月,仿佛回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夜晚。当时很奇怪,月明的夜晚也曾见过很多,为什么单在那个夜晚有那样电击般颤栗的感觉。后来有一天读书,读到东坡的“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一句,心中恍然了。原来在那个月夜,自己看到的不是一轮明月,而是俗世里缥缥缈缈孤独徘徊的一袭鸿影。
想到东坡在被贬黄州时候的心境,深夜独自在院子里徘徊,感觉自己就是那个飘渺游荡的幽人,环顾四周,只有空中的半轮缺月,稀疏的几枝梧桐相伴,昔日的冠盖京华离自己是那么的遥远,自己的一腔心事倾诉给谁听呢?恍惚间仿佛看到了一只孤鸿飞过头顶,飞过去却又有些不舍,不断地回头望,好像来路上还有些牵绊,依依地在那里吸引着他的目光。孤鸿在清冷的树枝间徘徊,久久不肯落下来,好像这里的树枝虽多却不是他想要的那一枝,最后轻轻地落在了一片冷冷的沙洲上。看到这样飘转不肯栖息的孤鸿,东坡是微笑注视呢?还是摇头叹息?我想应该是先摇头叹息一声,然后恍然微笑起来的吧。拣尽寒枝是飞鸿的境遇也是东坡的,豁达如他怎能不恍然微笑呢。
同样是失意的境遇,东坡虽然孤独但存着飘渺朦胧,感觉清冷之外多了些意境。而柳宗元就是寒彻骨髓的冷,一片冰封的世界,连鸟都飞绝了,那里还有人踪迹呢。最浪漫的还是李白,有月就喝酒,哪怕独自一人也要喝,人邀不来就邀月亮,顺便还带着影子,我在想当时李白会不会和月和影聊天呢?或许会吧,像李白这样浪漫的人,想来应是含情万物的,月亮也好,影子也好,只要有美好的事物陪伴就好。只是喝到后来还是有点懊恼,自己说了半天,月亮还是不解,独自舞了半天影子也一样只有凌乱地跟着。一场酒喝到后来就黯然了许多。即便有月影为伴也一样孤独清冷。
如论月夜的美,还是东坡的缺月挂疏桐,飘渺孤鸿影来的更有意境,虽独自一人,因为有朦胧的月光,有悠悠然翩然而来的飞鸿,孤寂落寞中多了份诗情画意,读来让人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