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漫不经心地倾洒在青石板路上,小巷两侧,葱郁的绿植在微风中轻摇,砖石墙上还留着岁月的斑驳,孩子们排成一列,手中的糕条金黄细长,宛如一条流动的时光纽带,散发着淡淡的米香,那是记忆深处最熟悉的气息。
融入孩童的世界,亲手握住那温热的糕条,软软的,带着众人传递的温度。身旁的小朋友们,眼神中满是专注与兴奋,有的小心翼翼地托着,仿佛捧着稀世珍宝;有的好奇地轻嗅,似要把这股香气永远记住。这一幕,让我恍然间回到了小时候——每当巷口阿婆开始制作糕条,那香甜的气息便像一只无形的手,勾得我们这些孩子再也坐不住,纷纷从四面八方围拢。阿婆总是笑着,把那软糯的糕条分到我们手中,入口即化的甜,是童年最奢侈的幸福。
如今,同样的糕条,同样的小巷,岁月却苍老了半个世纪。可那蕴藏在糕条中的味道,却从未改变。它像一把钥匙,轻轻一转,便打开了时光的匣子,让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时的天很蓝,快乐很简单,一条糕条便能让我们欢腾许久。而现在,再次参与这制作的过程,手中的糕条不仅是食物,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糕条,于我而言,早已超越了一道美食的范畴。它是时光的容器,盛着无数人的童年与乡愁;是文化的脉络,在一代又一代的传递中,延续着古老的技艺与情感。在这繁华喧嚣的现代社会,它宛如一方宁静的港湾,让我们在忙碌与变迁中,寻得那份遗失的纯真与眷恋。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制作、品尝这糕条时,传承的不仅是一种味道,更是对传统文化深沉的敬意与坚守。它让我们明白,有些美好,值得永远珍藏;有些记忆,需要代代延续,方能在时光的长河中,永不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