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打算写零散记录的,想了想,虽然最近也是小感触极多,但不能放任自己的思想一直去捋这些内容,因为多少会陷入虚无之中,所以,回归《随想随记》,今天的目标就是将序言的内容梳理出来,填上之前挖的坑。
首先,李松蔚亮出自己心理咨询师的身份,表达出“心理治疗的作用会被美化”的社会现象。人们认为心理咨询师虽然有专业技术加持,但咨询师本人的魔力更为突出,也因此,咨询师本身应该是没有精神痛苦的。如果他们自身就有精神痛苦,怎么能够获得来访者的信任呢?可如果他们不曾有精神痛苦,又如何做到理解来访者的情绪呢?借此,《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书就被引了出来。
作者洛莉也是名心理咨询师,这本书以第一视角记录了同时拥有咨询师及咨询者双重身份的洛莉的生活,从而向读者们传达“我们无法逃避痛苦,即便有时我们足够努力且找准了方向,生命的痛苦也并不一定会得到改变”的真相,希望读者能够不沉溺于“不痛苦”的幻想中。
可如果这是真相,心理咨询又有什么用呢?或者说,心理咨询的作用在什么地方?李松蔚表示,“拯救我们的不是任何道理和技巧,只有直面的勇气”。心理咨询给来访者提供了一个通过讲述为情绪找到出口的地方,讲着讲着,故事出现了裂痕,情绪的来源也许就此显露出来,即便不能暴露来源,讲述本身就会或多或少地减轻来访者的痛苦,使其得到一些慰藉。
讲述的好处就在讲述本身,问题被寄放在语言中,暴露在阳光下。我们无法逃避痛苦,只能承认,而承认本身就是改变的关键所在。等做好准备,问题也许就会被积极的行为所解决,而每个人的改变与她们为之投入的代价相比,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不要心存幻想,这个世界没有奇迹”,我想,这就是序言中李松蔚最想传达给读者的一句话吧。不要心存幻想,我们无法逃避或者免去痛苦,只有直面的选择;不要心存幻想,心理咨询并不是你改变的原因;不要心存幻想,付出与收获是持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