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郎

2025-04-26  01:03

41 2 1084

同学聚会的缘分

今年是大学同学毕业30年,老班长在群里提议回校聚会,而应者寥寥,大家看起来热情不大。但是同学群平时就冷清,没有几个人说话。大家自踏出校门以后,就天南海北,各自成家立业,很少有回到伊犁的机会了。从毕业十周年,到毕业二十周年,同学中至今未见一面的都有很多,到今年三十年,这种联结更加淡薄稀少了。聚会能不能促成,我似乎没有多大希望。


照十年前,我一定会为聚会出谋划策,跑前跑后。二十年前,网络还不普及的时候,我每年都会把大家的联系方式更新一遍,在“5460同学录”中公布出来,以防断联。现在信息网络发达了,大家没有失联之虞,反而彼此少了联系。如果一定要促成聚会,不是没有可能,但需要有两三人多费点心力,多打打电话,多精细盘算,奉献牺牲一些自己的时间。而远在外地的同学只能敲敲边鼓,这重任自然是落在我们本地同学身上了。


说起来,这三十年来,大家的重心放在了自己的工作圈、亲友圈、家庭圈,而远离了同学圈。现在同学能聚得起来的,大致有这么两种情况。一种是老一辈的本地人,比如高中同学,甚至初中同学,他们属于重传统、重感情的一代,加上那一代同学多在本地,平时有聚会的条件,联系一直在延续。还有一种是事业上的关系,不论是做生意,还是工作交往,一直不曾断了相互往来,所以也能聚起来。我们同学大多从事教师职业,在教育行业,除了有时教学交流、培训会遇到一起,平时各忙各的,难得聚到一起。但是想聚也是有条件的,当老师的同学都有寒暑假。所以说到底还是彼此的心渐渐远了,不在一起了。


同学情纯真宝贵,回忆起来总是那么美好。而年龄大了,人们渐渐随缘,许多事情不会强求,不去硬凑。有缘则聚,无缘则散。三十年同学聚会,如果有缘相聚,这缘分是什么呢?按说大家基本都事业稳定,孩子上大学、就业了,没有什么负担,有的都已经退休或者退居二线,当然也有二次创业的,也有要二胎晚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有充裕的时间,为什么不相聚,为什么而相聚呢?


我常常在想,人过五十,不是即将迎来退休,而是又迎来了第二次生命。当我们毕业三十年,事业似乎走向了尾声,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但是我们的生命,是走向枯萎,还是重新焕发呢?许多同学一定都在盘算,当职业生涯行将结束,我要开始怎样的人生。为单位贡献过了,为孩子操心过了,如今我该怎样为自己而活呢?


或许,这三十年聚会的意义在于,站在生命新的起点上,我们不再因为他人、因为这庸庸碌碌的尘世而奔波忙碌,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回归当年美好的初心,回归那份纯真,对世界单纯的期待,简洁的觉察,丰富的敏感。这里有我们真实的梦想,尽管已为尘世碾磨殆尽,却留下青春旺盛的印记。我们那时都像花儿一样绽放。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Anna   2025-04-26 09:30:08

    写得真好!我的大学同学很多都移民了,即便在同一座城市,也都是各自忙各自的生活。如果平时不联系,聚会的时候真的没啥可说的。最后一段令我非常感动。

  • 岛屿上的阿花   2025-04-26 08:16:43

    对啊同学会,总有几个人牺牲了很多自己的时间精力,而很多人并不承情,很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