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吹皱一池老师4月25日的文章。
文中提到我们认为乱糟糟脏兮兮的印度,其国人癌症发病率比我国低很多。文中还分享了另一个观点:人多的绝大多数病都和心情有关,情绪有关。
关于文中的后一个观点,对自己影响很大的陈老师十年前就告诉过我们:人的疾病百分之八十都是由情绪引起的。
记得当年初识陈老师这个“情绪致病”的观点,虽然感觉很新鲜,但在自己身上确实如此真实印证过。
当年妈妈突然离世,对我们三姊妹打击非常沉重。彼时娃才一岁零一个月,小小孩啊。无论如何,生活要继续。
记得那段时间骑车在路上、走在路上,常常控制不住地痛哭。强烈持续的情绪很快让身体有了反应——两边乳房长满了增生和结节。
知道女性的乳腺增生等和情绪有很大的关系,但那时候悲伤就如长在骨子里刻在体内的树,无论如何都形影不离且日日生长。那么,长就长吧。
那几年常被关爱的人劝告:乳腺增生等要注意定期复查以防止癌变。后来也真去过医院检查过,医生建议手术去除。记得那次手术前,当时还是男朋友的先生专门从上班的广西请假回来,准备陪伴。
临上手术台多问了医生一句:“手术去除增生后,还会不会再长?”医生给了肯定答案。
既然花钱挨刀还要长,为什么要做这个手术?就这样,好不容易做好心理建设鼓起勇气准备手术一痛了之的人,临上阵前当了逃兵。
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后来男友成了现在的先生。他性格温和,对自己非常理解和包容。在他的陪伴和呵护下,急性子暴脾气的自己慢慢性格平和下来。十几年过去,显而易见的身体变化就是乳腺增生和结节好像自行消失了。
对,它们悄然无息地离开了自己身体。以自己真实经历为例,“情绪”就是典型的《孟子·告子上》里的“赵孟”,赵孟之所贱,赵孟能贵之。
对池老师这篇短文,印象很深还有一句:
“每一天点点滴滴的情绪积蓄,都会在基因上有所反应,甚至通过我们的遗传,延续给下一代。”
按池老师的介绍,情绪的积蓄会在基因上留痕。当其积蓄到一定层度,基因就会有反应,最终通过遗传,传给自己后面的一代又一代。
这个观点,是自己思维认知里没有的。
《三字经》里有“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有的人遗留给子孙后代的是金银财宝,而“我”并不这样,“我”只以《三字经》一部经书教育孩子,希望他们能勤于读书,长大后做个有作为的人。
有人给后代子孙留金留银,有人给子孙留下有用的书籍规训后代的家训。从池老师文章介绍来看,仅仅这些也是不够的。
留金留银留书外,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还应有骨子里的教养与基因里的平和。
这样一代一代往下传,子孙不仅有智慧的头脑,好的教养,还有蕴含健康基因的身体和因为情绪平和性格通透而不易生怪病大病的精神遗传。
如此生命留痕,可否?
可。
2025.5.8,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