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防空警报
下午三点,防空警报响彻云霄。
母亲在大厅坐着。
“妈,听到没?警报声。”沁菜手指天花板虚空顶。
母亲点点头,不知所然。
“今日5月10日,是日本鬼仔登陆俺厦门并侵占厦门的日子。”沁菜是看了黄老师早上更新的公号才想起来。
母亲问:“是纪念日呦。有跑警报无?”
“无啦。”沁菜听母亲讲过当她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遇上日本飞机轰炸赶紧跑去躲起来,以及改革开放经济特区建设以后第一次(2001年)试行拉响防空警报村里有序组织跑往防空洞(即现在石头皮山公园下石洞)的事儿。
关于石头皮山,沁菜写了不少文字。“你说天长,我就递酒”是石头皮山东洞口外,紧挨着福厦路的一家音乐烤吧的广告词。
走过路过,沁菜还从没进去坐坐消费过,消费的价目表看着有点儿迷惑。

公园出入口之一
02 加料萝卜糕
沁菜五点半起来,昨晚睡得相对踏实。昨晚小哥的班,---过年时母亲就不太舒服,七个兄弟姐们开始夜晚轮流照顾母亲已经两个多月了,喊来二哥打扑克牌消磨时间,等楼下大姐忙完家务她就让位,自去洗澡洗衣,关上房门上床卧倒。
空调开25°C,虽然室外才22°C,尽管午后暴雨阵雨三下五除二把超三十的温度打下来,但室内仍感到闷闷的潮潮的,蚊子很多很狠。沁菜属于招蚊体质,蚊子嘤嘤嗡嗡的叫声及被叮咬后的痛痒,特别是痒痒,让人抓狂,蚊帐也有失守时,帐里帐外防不胜防。
再者,不关房门睡的话,另一个房间的母亲晚间频繁起夜的声响也传来,陪夜的时刻警醒不敢睡死,这边睡的也自然会醒来,二个多月,一直处于轻眠状态。热天时动不动要人先帮她开“冰条”(空调)让房间凉快了才进去休息的母亲一反常态不让开空调,在我们的“强烈抗议”下已不再固执己见。
母亲的房门开着,毫无疑问昨晚没开空调。沁菜走到母亲房门外茶桌,轻声细气的往杯子倒水的声音还是被小哥察觉到了,母亲咳了一声。有小哥在,沁菜便不探头呛声,喝了两大口水,进厨房准备早点。
水煮蛋,热牛奶,母亲牛奶里加一勺安素,住院期间医生护士都说母亲吃得太少营养不够得补充点,但母亲只吃她认同的食物,至于那吃了会延年益寿成仙做佛的这品那品,她才不放在眼里。第一次放安素,母亲是怀疑的,连哄带骗加威胁—是的,恐吓她不吃就再送她去医院或养老院了,她也就接受了。这个倔强的老太太把大家折腾得够呛。
沁菜把水烧上,一边蒸煮,一边起锅煎萝卜糕。小哥爱吃萝卜糕,昨天下午送男孩去学校后她特地冒雨搭车去海口那家“吴再添”—分家后改名“佳味再添”----买的,到时发现店门紧闭,门上一张告示,搬到对面50米开外,一个箭头指向轮渡方向。
沁菜不费吹飞之力就找到新的门店,就在另一家老字号新网红小吃店“新厦虾面”隔壁,店门窄小逼仄,远不及“新厦虾面”,往里走,还有二层,楼梯又窄又陡,寸土寸金的地段,二楼想必也不可能另有一番天地。
沁菜因不在店里用餐,乌云压城,着急回去,没心思多打量两眼,付款时笑盈盈用本地话多问一句:“什么时候会搬回去?”蒸粿的老者讲:“谁知道,说是危房,要改造,可多久了都没动。”沁菜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来了最后一次来老店消费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倒是禾祥那家挂着“吴再添小吃店”陪着外来亲友去了几次。
沁菜暗自叹气讪笑摇头,拿上服务员用心打包的四个芋包和已装好的加料萝卜糕,---大雨天,此时的店里店外就沁菜一个顾客,且是本地人,看着行色匆匆,服务员似乎更上心。沁菜捕捉到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气息流,撑上伞,快步向轮渡公交站场站走去。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