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名

2025-05-21  17:26

32 4 3596

04 烧火的艺术

算算日子,在孟河这个无人踏足的偏僻位置生活快一个月了。我辗转换了十来个露营地,居然没有碰到哪怕一个人,连随机刷新的野生钓鱼佬都没有遇见,简直是个奇迹。


哦不,我就是那个随机刷新的钓鱼佬。


前不久把工作辞了,家里又催相亲,感觉人类社会不适合我待,就放纵一把,学着那些钓鱼博主去荒野求生,凭借我键盘求生专家的本事,高低不会沦险。


但这消息又没必要告知别人,为了避免彻底失联导致有人报警搜我,我隔一两天开机回复下消息,营造一种牛马公司管手机忙到昏天黑地的感觉,至于别人怎么想我懒得管了。目前来看,一切顺利,没人疯狂找我,就连家里也只是知道很忙,联系频次都降了。


这种生活很简单,大把的时间拿去钓鱼,钓到鱼就吃,没钓到鱼,我也略通一些野菜的处理和烹饪,才入夏的季节,总是饿不死的。


苦守多日,上了一条六斤重的大鲤鱼,当晚就燃起火堆要将它烤了,美食可不等时间。


在野外,柴火成了我最可靠的同伴。其实,比起人类社会,我似乎更适合和柴火打交道,至少它们不会逼我结婚生子,装得大家都一样。


在残留白灰和黑炭的火堆旧址,我捡来许多的树枝、松针、干草等分别摆放,干的放一边,湿的放一边,在这二者的范围之内,又有大、小、粗、细、易燃、不易燃的区分。


与其说我是在点燃它们,不如说我在管理它们的消亡,决定它们以何种方式成为火焰的一部分。


任何事情做到熟练,都有一种审美的收获。生火,也是一个讲究艺术的过程。


引火——好的火堆不会凭空出现。它需要耐心,需要顺序。引火物必须干燥,细小,易燃,如枯叶、纸张、干燥的草茎。我曾用笔记本的一页纸来点燃第一堆火,那纸张的燃烧并不猛烈,却是最重要的开端。火种不能躁动,一点火星就足够,它会慢慢吞噬引火物,渗透进更粗的木柴中。


火,是一个众柴合力的过程,也是目的,每一个火星都代表一场燃烧的邀请。


引燃物的造势会驱散那些细枝的理智,这便是燃烧的第一步。


控火——火有自己的性格,倘若放纵,它会失控;倘若压制,它会熄灭。


柴要按顺序添入,大、小、粗、细、易燃、不易燃,按照不同的特质给它们搭好金字塔,生柴也会在层层爆发的热烈中化为不甘的啸叫和带有芬芳的烟气。


燃烧要控制柴的用量,根据所需时间的长短来决定多少,将燃烧的轮回连成序列,否则火焰会窒息在未燃尽的柴之中。


生火时,我常静观火焰的形态,看它如何舔舐木柴,看它如何蔓延和退缩,如何在风的作用下舞动。


最旺的火势源于合理的布局,而非蛮力添加燃料。适量的空气流动让火焰活跃,如果说柴堆的摆放决定了燃烧的稳定,适量掏空火心便能加速其燃烧,这对于急需火炭烤鱼的我来说是一个适用的办法。


薪柴的选择——湿柴是火的敌人。刚砍下的木头仍有生命的汁液,燃烧时会发出尖锐的嘶鸣,产出的蒸汽甚至能反抗火焰的吞噬。最理想的薪柴是风干的老柴,坚硬、稳定、持续燃烧。这种柴不会带有犹豫,它知道自己的命运,便坦然迎接火焰。而那些仍存有生命的柴,它们顽固地拒绝燃烧,迟迟不愿化为灰烬。但既然是柴,便都可以利用,生柴亦可以用于火的延续,将粗大的生柴放在火堆上,它的生气加速流失,慢慢增加燃烧的特质,它的抵抗固然影响火势,甚至往往只能呈现缕缕青烟,但不要紧,它不燃不灭,独自对抗宿命,便会以惊人的意志跨越时间——这,正是我所需要的。


基于这些理解,有时候我甚至能听到柴们在燃烧前的论道大会。


篝火跃动,火焰吞噬薪柴,噼啪作响。那声音,隐隐透出吵闹的声音——像是在交谈,又像是在辩论。


薪柴祭司俯身,贴着火的余温,眼中满是迷醉: “火焰是我们的终点,是神圣的回归。燃烧即是光,光即是意义。”


新柴仍残存着湿润的汁液,靠近火堆却未被点燃,它反驳:  “为何一定要燃烧?我本可以在阳光下摇曳,感受微风,而非投入烈焰化作灰烬。”


等待燃烧的老柴冷笑: “你既是柴,便该履行柴的使命。天地养育你,雨水滋润你,先辈沉淀出土壤供养你,你却连燃烧都不愿?那你算什么?你在否定自己的存在!”


新柴抖动了一下,仿佛惧怕火焰吞噬,却仍然坚持: “柴的存在,只是为了被燃尽吗?如果最终只剩灰烬,光的意义又在哪里?光不属于我,我又何必追逐光。”


火渐旺,热浪滚滚,柴群陷入沉思。祭司缓缓开口: “燃烧是一场神圣的奉献。你拒绝燃烧,是在拒绝你的归宿。”


新柴略微颤抖: “若生来只为毁灭,那这生命是否有价值?难道天地之恩,只为了让我们在火中化为烟尘?”


一根老柴低沉回应: “年轻的柴,你的疑问像那些还未风干的枝桠一样天真。可是,你迟早会枯萎,迟早会被投入火堆,迟早会化作炙热的光芒。你要选择自己燃烧,还是等着被燃烧?”


新柴沉默,盯着篝火,看着那些燃烧的柴缓缓裂开,光亮映照着夜色。


祭司叹息: “若不燃烧,你想如何证明自己的价值?天地赋予你生机,若你不化光,你就只是废柴。”


夜色更深,火焰逐渐趋于稳定,我把多出的灰烬翻到外围。


新柴道: “你们说燃烧是光,但那光终将熄灭。我们终归成灰,最终不过被扫去,消失在尘土中。我选择腐烂,也会回归大地,有什么区别呢?”


祭司沉稳地回答:  “腐烂,是缓慢的消逝,无声无息,被大地吞噬,归于沉寂。而燃烧,是激烈的奉献,以炽热之躯点亮天地,留下光与余温。归宿相同,过程却截然不同。我们并非畏惧归于尘土,而是在归去之前,选择以光辉印刻存在。”


等待的柴嗤笑:  “腐烂?那是懦弱者的归宿。你愿意躺在那里,被雨水渗透,被泥土吞没,直到自己消失得无声无息?那样的归去,就像你从未真正存在过。”


新柴抬起头,望向远方的夜空: “如果柴的宿命只是燃烧,那为何我仍然有自己的汁液?难道不能有另一种可能,不允许有另一种存在的方式?”


“问得好,燃烧之外你理应广传后代,为燃烧大业储备薪柴,试问,你做到了吗?”一根腐朽的柴突然激动。


“你说我理应广传后代,可是我从未有机会扎根。我甚至不知道我的种子是否有机会落地。如果生而不能成长,谈何延续?”新柴恼火地回复。


对了,我从枝桠上掰这根柴主要是看中它的笔直和韧性,可以用来串鱼。


祭司沉思,火焰仍在跃动,而柴群却陷入沉默。新柴的质问激起了动摇,柴们在光与灰烬之间,开始重新思考意义。


新柴抬头望向夜空,火光映照出它仍存的汁液,它问: “如果我们终将投入火中,彼此不同的名字与躯体,又有什么意义?燃尽之后,我们不都归于尘土,与漫天飘落的叶片、岁岁枯萎的地草,并无不同吗?”


祭司静默片刻,仿佛在聆听火焰的声音,最终缓缓开口: “不同之处,不在归宿,而在抵达的方式。” 


“传说中,若一根柴足够虔诚,足够幸运,它能独自燃烧至化为尘埃,不留半点未尽的痕迹——那便是薪柴的英雄时刻。可英雄的燃烧只是偶然,而最终,我们仍在平凡的燃烧中归于灰烬,并无不同。”


火焰摇曳,夜色更深,柴群陷入沉思。


但再过一会儿,柴的辩论却进入高潮。火焰剧烈摇曳,烛照出柴群间的争论,也映照出彼此躯体上的裂痕。


有的柴坚信宿命,发出坚定的声响: “我们来自神山的森林,被伐倒、风干,最终在此化为光明。拒绝燃烧,便是背叛薪柴的意义!”


有的柴却带着不甘,语气低沉: “可我们曾经扎根于土壤,汲取过雨露与阳光,为什么我们的价值只剩下这一刻的烈焰?难道我们不能以其他方式留存?”


一根腐朽的老柴叹息:  “不论你如何争论,终点早已写定。我曾经是森林的一部分,枝繁叶茂,如今风干至此,归于火焰,正是最后的贡献。”


新柴仍然坚持:  “可如果燃烧只是宿命,我们又与灰烬有什么不同?如果终归消亡,那挣扎的意义是什么?”


柴群间的声音此起彼伏,它们各自述说自己的信念,争论激烈,火焰吞噬着先前的薪柴,灰烬在夜色中翻腾。一切仿佛已经被决定,但却在烈焰中迸发出最后的抗争。


我一直都在旁听。我听懂柴们的争论,也共情它们的挣扎。然而我的任务很直接,我的目标很简单,简单直接到不会受外物影响:


烧一笼烈火,得到足够的碳,供我将那条大鱼烤得喷香美味。


判断了下火势,我伸手抓起最后一堆柴,毫无犹豫地投入火中。


“吵得太激烈了,还是统一安排个体面的谢幕吧。”


火光腾跃,柴群的声音戛然而止,争论的余韵化作袅袅青烟升腾而去。我一边翻动炉灶,一边默默感慨: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而今晚的胜利者,是我的烤鱼。


柴群纷纷惊呼,争论在烈焰中化为无声的回响。那些曾经质疑燃烧意义的柴,那些曾经拥护光明的柴,那些沉默的柴,全都被投入火堆,化作滚滚火焰,发出最后的噼啪声响。


火焰吞噬一切,无论曾经如何思考,如何抗争,如何顺从,最终它们都成了理想的火炭和灰烬。


夜晚幽静,火光慢慢减弱跳跃的幅度,我知道,鲜甜的烤鱼是时候登场预热了。


开烤前一刻,本着留点什么的原则,把关机两天的手机打开,正准备拍照,自启动的微信慌忙不迭递出一堆未读消息,顺手点开一条长长的语音:


“儿子,你怎么不回来相亲啊?工作再忙也要考虑终生大事。这姑凉我见过,人可好了,比之前那几个都好,我满意。我知道你忙,要不这周末抽空回来领个证,家里给你备着宴席,一起办了。”


我一手拿鱼一手拿手机,顿时感觉索然无味。从河边打了水把火堆浇熄,收拾了帐篷和装备,我沿河而下,连夜又开辟了个新的营地。


上一篇


关于日课

举报

  • 江名   2025-05-22 11:54:41

    我都没吃成😌不过你可以写一篇吃成的

  • 江名   2025-05-22 11:53:21

    让我莫名想起这两天看的书里的观点,所有的创作都是集体创作,每个人表达的都源自一个源头,那是经由个人的视角呈现一个侧面

  • 晓骡   2025-05-22 07:08:42

    精彩的对话,无端想到《庄子》里那棵无用之为大用的樗。

  • 潇濑   2025-05-22 05:43:12

    想吃那条烤鱼哈哈哈哈哈

  • 江名   2025-05-21 19:36:01

    哈哈,能得到老师的认可,说明确实有点进步了,再接再励

  • 握瑜   2025-05-21 19:28:56

    写得太好了,江名回归后的文字有脱胎换骨的感觉,十分佩服👍👍👍

  • 江名   2025-05-21 17:51:49

    确实要和人交际的,就比如日课这种,不过故事纯属虚构,感谢反馈

  • 山上有云   2025-05-21 17:49:02

    和自己待在一起,倾听大自然与内心的对话,这很难得。一直离群索居也是不现实的,人就是在各种状态之间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