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刷到视频《为了口醋,包顿饺子这事,值吗?》,视频号主:四弟不必惊慌,下面评论说:这个视频是王朔的文案,葛优的声音,方清平的单口,有了这个总结,四弟不必惊慌的特点,不用看(也看不到,不露脸)不用听,也可以想象出来。
国人从来受到的教育都是人生苦短,须珍惜时间,对那些享受生活的事情,如茶道、十字绣、航模、烘焙、高尔夫之类,都觉得是对时间的浪费,甚至是对生命的浪费,称之为种三年地收一斗粮。当有一天90多岁的外婆去世,他从老人的角度看自己的生活,忽然明白花一个小时泡壶茶不是浪费了一个小时,而是享受了60分钟,这是热爱生命的一种形式,为了口醋包顿饺子,爱的不是醋,也不是饺子,爱的是这水深火热的生活。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什么样的苦难都不值得歌颂。
中国文化对吃苦有着谜一般的推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先苦后甜、卧薪尝胆……那些被苦浸透了甚至扭曲了的心灵,能感知甜的美好吗?那么吃苦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