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28周三晴五月初二
如果妈手里有一粒种子
前几天,给妈送杏子吃。才尝了一枚,吐出核,老人家第一反应就是:“这杏味道太好了。核留下,种上。回头给院子里栽一棵。”
我和在场的二姐都笑了。这场景太熟悉了。笑的是,怎么每回手里有个种子,我们反应就是不用反应直接扔了,而她总是万年不变的这一句。
还有不能明说的,八旬年纪的她从来都对自己身体极度自信,才会让她相信自己种的果子都吃得到。
我和姐这会不约而同都对她要栽杏树不置可否,没有应声。
而母亲如今特别健忘,前几分钟说过的话就忘了。但这会儿,手里一粒杏核激发她的相关思维。
她转身从身后自己走哪带到哪的袋子里掏出一个层层包裹的小手巾。打开原来是一堆可爱小枣核。细细长长,黑褐色,被吃过又细心吮吸得不留一丝果肉,且干燥整齐排列着。这些呗老母亲吃过的新疆枣真是幸运,连枣核都得接受军事化管理,有条不紊。
妈自顾自说:“这是前几天你拿的新疆大枣,个头大,还甜。枣核又小,真是好品种。这种下,不用担心,当年就挂果。”
我想起曾经课堂上念念有词的学问——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而母亲这里是常识。我学会的是知识,和生活好像毫无关系的脱节。
母亲没有得到我们热切回应,但不影响她自己的计划打算。她依旧把她收藏的枣核小心翼翼包裹,收起来。当然,她绝对会明年春天圆自己的种枣树的心愿的。这一点我毫不怀疑。
回想,从小到大,妈的这个做法早已深入骨髓,她自己亘古不变的习惯。
比如,我们家的跨间,门外门内都是妈的种子储藏室。那时候种大庄稼,花生,麦子,棉花花籽,油菜,芝麻,玉米,各种豆类,都一袋袋大大小小码在屋里,整整齐齐,没到播种撒籽时节,它们如同母亲随时待命的出征讨伐的士兵。出兵前的排兵布阵,严阵以待,气势逼人的军事化排列,让人心生肃穆之情。
单说,她最宠爱的小种子们——各种菜籽,西红柿,辣椒,茄子,黄瓜,香瓜,西瓜,苦瓜,丝瓜,冬瓜,南瓜,葱,香菜,菠菜,秋葵,各种豆角,海棠果等等。这些虾兵蟹将小喽啰们不占地方,被妈报纸包起来,塑料袋卷起来,干的丝瓜豆角绳子捆束挂起来,剥好的直接排列窗台上也有。你要知道这些杂七杂八鸡零狗碎的小颗粒们都需要前期摆弄捯饬,不是简简单单随便收拾就是种子啊?
比如,香瓜,南瓜,西红柿都是吃了某个,她自己从个头颜色口味严选后万分满意,才有资格享受她的无限期关爱呵护,得以繁衍后代生生不息。
西红柿自然成熟的,绝对不是超市里买来的,妈也知道催熟添加剂之类的不用考留种子。她会赶紧停下来大朵快颐,以免西红柿这种子不留神就吞咽到肚里无影无踪了。赶紧搜寻一块硬纸板,把种子划拉出来晾晒。你会发现,西红柿留种,难免带上汁液果肉,就是这样黏糊糊的,还千万不能水洗,到时候就这样下种才好。
下种前,还得先连汤带水晒干,足够干,才能一粒粒扣下来,用纸包起来。绳子捆起来,悬挂窗台钢筋上。这样,时隔几个月,明年春暖才记得牢看得见。
当然也有例外。南瓜,那就把留种的整个瓜放那,能到第二年清明,剖开,很好。已经在里面生根发芽,直接拿到地里栽种,不用费劲育种弄秧子。也有南瓜是切开吃的时候,发现宝藏绝佳的,跟西红柿一样千万不要爱干净,清水洗。就带上本来就有的滑溜溜黏糊糊就好。晒干就好。
丝瓜豆角会在地里架子上就选好,绑上绳做记号,谁也别摘,等老老熟透了,摘回来,仍旧不用管,挂着就好。等来年要种,不费工夫,现剥现种,美得很,干爽饱满,粒粒喜人,绝对出芽率高。
加上妈的出芽率很有保障,来自一些诀窍。比如,苦瓜,在一次性纸杯里育苗,清明之前,空杯装土,湿透,把干透种子轻轻牙齿磕个缝,人工助力后,一杯两粒头朝上,按下去,保证入土不深不浅,最适合露头,这样出芽率百分百。
更不用说,以往每年早春,妈下种的一次性杯子,方便面小盆,大瓷盆,保温箱,塑料制品的各种形状容器,一排排摆放在台阶上,统一蒙上油纸,早晚厚厚蒙上保温,中午温度高,揭开塑料纸,不时喷壶喷水,一日无数次观察,每一粒种子萌发都得到妈最深情的关注和赞赏。
又何止出苗这几天,其实每一粒种子都是她从上一年入她法眼那一刻,她的青睐就转化为细致入微的关爱照顾,以至它们走完自己新一季的一生历程。
更不用说,妈当年侍弄大庄稼,下雨天会冒雨移栽双苗中一株,到缺苗的地方。自己的庄稼犹如自己亲手养育的娃娃,殚精竭虑照顾到底。
就连不是她侍弄的,灶房台阶前野生一株灰灰苗,妈也阻止我们拔掉。天天照料,浇水施肥,竟然最后长到了两米多高,枝枝叉叉也是无限扩张,成了一柄大伞。简直匪夷所思的灰灰精了。也是我迄今为止亲眼所见的最大一株一年生植物,庞然大物分外惊人。最后,灰灰草再秋天自灭了,妈用它做了一柄拐杖,又有型又轻飘,世间难碰到的奇物。挖掉后,趁着湿软,还专门用大石头压住造型呢,最后幻化蜕变成陪伴她好几年的世上独一无二的轻飘牌自创拐杖。
还得说,前几年,妈偶尔吃了一次枇杷果,觉得美味。又知道此物乃治咳嗽良药,尤为喜欢这款水果。收藏了果核,翌年春上栽种,如愿出苗几粒。
如此,妈天天跟看护心尖宝贝一样,春夏浇水的,遮阳的,冬天害怕冻死了。各种防冻措施严加呵护,最终它们挺过了一冬又一冬,如今已然三四米高,小孩胳膊粗。叶子黑绿发光,跟那些家境优渥没受过罪的小孩一样,浑身散发着自信的光芒。也许很快就能结果了。还真是一件快哉至极的好事。
曾经,妈感叹隔墙的核桃品种好,皮薄肉多好剥开,收头重产量大。特意捡拾一些,春天浸泡湿透种下,还真育苗一茬。后来这些都长到一米多高,被均匀分给我们姊妹几个,每家院子里一株。曾经都结果很多,树冠硕大,蔚为壮观。
大哥院里的核桃树二十多年,几乎合抱之木。起因栽种距离房子太近,嫂子说树根伸到房子下面,引发地基松动,台阶砖头裂缝,不得已砍伐了。母亲为此好久不能释怀。
大姐家的,栽种在门外,碗口粗,儿子买了新车,要修车库,避不开,只得割爱砍伐了。曾经多年核桃大丰收,都很惋惜。
二姐家,也许是保存最好,长势喜人,树运最好的一棵了。也是二姐婆婆住在他院里,照顾得好。
三姐家的,后来要养猪,砌个猪圈,并不很大时候砍了。
二哥家的,后来盖上房,四间大平房,核桃树长在院子地基上,也被砍了。还记得砍树的2008年暑假,青涩核桃都不小了,稠密密一树果子,真心疼。
我家的,现在还活着,长得也很好。可惜院子前面是一堵土崖,奇高无比,种在土崖下的窑洞门口,长年光照不好,也没有得到额外的体恤。我们不太着家,家公又是那种靠不住的,就成了野生野长的树。二十年来长得矮壮小细的,不讨人喜欢,也不怎么挂果。前几年每年结果半蛇皮袋子,标准的自由自在生长,随随便便结果子。妈总是可笑那棵树秧子,曾经最壮实,可惜种错了地方,有女错付了人家的感觉。
还有大哥院子里,门外面的核桃,枣树,香椿树等都是妈自己亲自育种的。许多年过去,都长成参天大树,独造一方阴凉了。
陪娃读过一本绘本《假如给老鼠一块饼干》,引发了无穷无尽的乐子。这一刻突然契合到妈深刻到骨子里的栽种情怀。那是一个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的老农妇对土地最真诚的敬仰行动,更是对种子最虔诚地膜拜仪式。妈用最直接最简单最朴素的方式来感念天地,理解孕育,尊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