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易滨正好有一个小时的空闲。我和他说,我们继续做睡眠实验。他说,这会儿10点钟,一点儿都不困,能成吗?我说,如果不困都能睡着,岂不说明效果更好?他将信将疑地躺好。我拿了一册《豪夫童话选》,选了一篇“小穆克”。我就开始念,十多分钟之后,鼾声即起。我继续念,又念了十来分钟,然后停了下来。又过了五分钟左右。他醒了过来。我问他,睡着否?他说,睡着了,故事听得断断续续。我问他,故事的内容可否记得。他说了内容,基本上是我讲到快要停止时的内容,还记得不清楚。前面的内容完全没有记起来。我估计他是真睡着了。
他说躺着听故事时,总会期待下面的内容,期待着期待着就睡着了。这么说,念故事还是有助于快速入睡的。
在我们讨论过程中,我说要不要试一试另外一种方法,用易滨的说法是在白噪音中嵌入睡觉二字。这回他又睡了十五分钟,起来之后,他报告说,这回实验的体验是,想起(醒),但就是起不来,起来之后还是哈欠连天。我自己也昏昏欲睡。他要去办事就走了,我也眯了一小觉。晚上他告诉我,下午又睡了两小时,休息的非常好。
那么,这算是实验成功了吗?易滨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俩很熟,如果换个陌生人会有效果吗?这个问题非常关键,我们需要各自再去找陌生人做实验。如果有效,那么这个方法就可以成为助人睡眠小经验了。期待实验早日进行。